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1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73篇 |
口腔科学 | 326篇 |
临床医学 | 467篇 |
内科学 | 114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103篇 |
综合类 | 601篇 |
预防医学 | 264篇 |
眼科学 | 38篇 |
药学 | 309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141篇 |
肿瘤学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66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2.
3.
一氧化氮的病理及生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敏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5,(2)
许多研究表明,NO是一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和新的神经递质,又是效应分子。它介导并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O产生异常和L-Arg-NO途径异常时,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放疗相关肿瘤是放疗后的少见并发症,其诊断标准如下:1放疗病史;2二次肿瘤位于原放射野内;3二次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原发肿瘤性质不同;4放疗与二次肿瘤发生有一定间隔时间,潜伏期至少5年。鼻咽部接受放疗所致颞骨肿瘤未见特别报道。该文报告7例,男6例,女1例。肿瘤均位于前次放疗的照射区-颞骨范围内。放疗与颞骨肿瘤出现的间隔为5~30年,平均12.9年。鳞癌5例、软骨肉瘤1例、骨肉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3例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前、后化疗。其中2例死于手术后3个月内,1例死于其它疾病,另4例已分别存活3个月、7个月、27个月及36个月。由于…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探讨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军971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行常规治疗,B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个体化肺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量问卷(CAT)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FVC)、FEV1/FVC与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与CAT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B组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内科治疗联合个体化肺康复治疗AECOPD患者安全可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听力和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是一个涉及耳鼻咽喉科、儿科及产科等多学科的工作项目,如何对未能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进行随访、复筛是新生儿听力筛查面临的重要问题[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相应的筛查及干预管理系统用于筛查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患者的在线咨询、复筛的自动提醒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2-3]。本院于2014年11月成功开发“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及干预管理系统”(软件专利号:201410649599.1),能够克服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及干预管理的缺陷,解决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跟踪、随访难的问题,并可以实现医生与患者的互动式交流;还能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保持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胃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为研究资料,回顾分析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风险评估不充分、长时间禁食、能量给予不充分、肠外营养输注不合理、未对血糖进行检测、患者认知不足以及情绪和缺乏睡眠均是引起患者术后并发低血糖的原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胃肠息肉摘除患者术后易并发低血糖,可通过常见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干预进行预防,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