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2.
王泉 《工企医刊》2001,14(2):64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教师。因左肩胛区痛性肿块1个月余就医,开始感左肩胛区疼痛,乡间医院给祛痛、抗炎等对症处理、症状可暂时缓解,后经县医院行肩胛骨摄片,未见异常,给予局封治疗,效不显,且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并感脊柱、骨盆、膝、髋等关节也疼痛,疼剧时需肌注杜冷丁方能止痛,乃来我院就医。查体:T37.2℃,营养中等,头颈部无异常,左肩胛区触及痛性肿块,无其它阳性体征;行局部肿块穿刺术,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为转移性小细胞未分化癌;左肩胛骨摄片见宿胛岗下有1直径约3cm的不规则溶骨性占位病变,切线可见局部骨膜反应;该片边缘可见近左肺门处有直径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加丹参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随机分为3组:反搏组40例,单纯体外反搏治疗,1次/d;丹参组40例,单纯注射治疗,1次/d;综合组40例,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反搏组、丹参组、综合组3组近期疗效依次为57.5%、85.0%和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反搏组<丹参组<综合组。结论:体外反搏加丹参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俊华  王泉爱  李桂梅  殷云 《护理研究》2005,19(30):2805-2806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扩大了病人的权利,明确了赔偿费用等。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大大加强。2002年4月开始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由于医疗侵权诉讼中证据存在医方,为保护就医者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制定结合实际的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测方案。方法采用RPR、TP-ELISA、TPPA试验检测430例梅毒患者,其中临床一期现症梅毒患者184例,既往梅毒感染而无临床症状患者246例,同时检测健康体检者52例,RPR阳性患者采用血清倍比稀释检测,报告最高稀释度。结果在430例梅毒患者中,TPPA阳性428例,ELISA阳性426例,RPR阳性237例。在4例TP-ELISA阴性患者中,TPPA检测均为阳性,对样本稀释后再检测TP-ELISA,结果有3例阳性,这3例患者RPR检测均为高滴度现症一期梅毒患者。在52例健康体检者中,RPR和TP-ELISA各有1例阳性,TPPA全部为阴性。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TPPATP-ELISARPR,且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方法,其独立检测的特异度均高于98%。结论 TP-ELISA、TPPA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TP-ELISA适合筛选试验,TPPA适合复检确认,RPR可判断是否为现症患者,并用于观察梅毒治疗及预后,不同方法互相补充才能提供科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钱益  梁远娣  王治伦  王泉 《全科护理》2016,(30):3201-3202
正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多因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1]。该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预后差,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45岁,但近年来发现该病在老年病人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  相似文献   
7.
BACKGROUND: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but the research on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fixation was not much.  相似文献   
8.
背景:镜像治疗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治疗模式,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提高周围神经外伤后的治疗效果。目的:研究镜像治疗对尺神经离断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6例尺神经离断伤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4例尺神经离断伤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神经束膜吻合术修复尺神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镜像治疗,应用轻触-深压觉检查、静态两点辨别觉检查及感觉分级方法评估感觉功能,应用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试(MMDT)及普度钉板测试(PPT)评估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感觉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轻触-深压觉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两点辨别觉的平均距离小于对照组(P=0.004),研究组感觉分级优于对照组(P=0.00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单侧PPT测试(P=0.005)、双侧PPT测试(P=0.001)及装配PPT测试(P=0.001)结果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MMDT测试的放置时间更短(P=0.001);翻转时间也更短(P=0.002)。结论:联合镜像治疗可以改善尺神经离断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术后手部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优势.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互联网+医疗"模式组(观察组)与传统医疗模式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腰部及腿部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腰腿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能缓解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该模式为传统医疗模式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Xpert MTB/RIF 快速检测系统在结核病诊断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乌鲁木齐市胸科医院住院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12例的痰液标本,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和用罗氏固体培养基进行结核杆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 Xpert MTB/RIF 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 DNA 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结果312例痰液标本中,涂片和培养均阳性的124例患者 XpertMTB/RIF 检测的敏感度为94.3%(117/124),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者的敏感度为92.8%(26/28),涂片阴性而符合临床标准者 XpertMTB/RIF 检测的敏感度为47.6%(10/21),与培养结果比较, XpertMTB/RIF 检测的总敏感度为94.1%(143/152);增加检测的次数(2次检测)可将灵敏度提高到98.7%%;对非结核病患者 XpertMTB/RIF 检测的特异度为99.3%(138/139)。与比例法相比,Xpert MTB/RIF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99.3%(140/141)。除涂片阴性者外,Xpert MTB/RIF 半定量检测结果与涂片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Xpert MTB/RIF 系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