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e HSP70)模拟创伤刺激内皮细胞后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变化,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e HSP70刺激0、2、4、8、16、32 h后细胞Ang-2、VE-cadher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找出最佳刺激时间,然后设空白对照组、e HSP70组(终浓度为0.1μg/m L)、血必净组(终浓度为50 mg/m L)、血必净+e HSP70组共4个实验组,检测最佳时间点各组上述指标改变。【结果】e HSP70刺激后Ang-2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于4 h达到高峰,而VE-cadher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经e HSP70刺激后降低,并于4 h达到最低值。各实验组干预4 h后,e HSP70组与血必净+e HSP70组细胞Ang-2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血必净+e HSP70组的表达量较e HSP70组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e HSP70组VE-cadherin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血必净+e HSP70组及血必净组上述指标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尤以血必净组的表达增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e HSP70对Ang-2与VE-cadherin的表达影响,对创伤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佟琳  孙小聪  钟贤  观春明  汤建勇  邓烈华 《四川医学》2017,38(12):1370-1372
目的评价超声评估和引导穿刺,在重症患者Pi CCO动脉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拟行Pi CCO监测的99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0人)和超声组(49人);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第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收集超声组患者股动静解剖位置、动脉斑块及闭塞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传统组及超声组置管成功率分别是94.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第1针穿刺成功率56.0%,明显低于超声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穿刺平均时间为(13.03±5.29)min,明显长于超声组(10.84±3.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传统组8例(16.0%),明显多于超声组并发症2例(4.2%)。结论在超声评估和引导下行重症患者Pi CCO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置管及第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重症医学的Pi CCO监测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