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42例HIV/HCV共同感染患者肝穿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了解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及影响病程发展的因素.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患者中42例HIV/HCV共同感染患者,对其进行肝活检穿刺,穿刺组织常规病理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制片,病理医师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对肝脏炎症、纤维化进行分级分期,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肝功能、HIVRNA、HCVRNA和CD4和CD8计数等.结果 HIV/HCV共同感染患者各炎症级别组11例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无异常,37例组织学检查示肝脏有明显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由此可见HIV/HCV共同感染患者ALT、AST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不一致.结论 HIV/HCV共同感染患者ALT、AST水平不应作为判断是否有肝脏损伤的主要指标.建议HIV/HCV共同感染患者在接受规范的HAART治疗时,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要同时进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必要时可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18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某日我院心理科住院的18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双相谱系障碍诊断率为12.8%,新型抗抑郁药应用比例96.3%,合并苯二氮革类药物比例达95.2%,情感稳定剂使用率<5%。结论:医生对双相障碍识别率不高,对情感稳定剂的认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昆明某医院近5年住院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对比两种血培养瓶对不同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方法对2013-2017年住院艾滋病患者使用两种血培养瓶(普通血培养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5.8%,病原菌前5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阳性率12.8%,病原菌前5位为分枝杆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结论2013-2017年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生隐球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应用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分枝杆菌检出率4.8%,分枝杆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仅次于真菌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不容忽视;普通血培养瓶配合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的使用可以增加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中的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572例血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PH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水平的变化。 结果PHC患者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IVKA-Ⅱ诊断是PHC的敏感度87.28%,高于AFP诊断PHC的敏感度70.52%。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94.21%。采用PIVKA-Ⅱ和AFP联合诊断方案,可提高诊断PH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HC患者接受治疗后,PIVKA-Ⅱ和AFP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PIVKA-Ⅱ和AFP对PHC的诊断和疗效监测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分析评价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患者血清样本397例,其中360例样本采用干式荧光发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项检测,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为HBsAg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期的37例样本采用干式荧光发光法、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3种检测技术进行HBsAg、HBeAg和HBeAb 3项检测,对比分析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等指标.结果 酶联免疫法S/C值与干式荧光发光法S/C值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γ=0.819,0.913,0.906,0.732,0.842,P<0.001).2种检测技术HBV5项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9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49,0.944,0.955,0.842,0.949).37例HBsAg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期的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干式荧光发光法与罗氏电化学发光HBeAb阳性符合率100%(37/37)远远高于酶联免疫法18.92%(7/37)和胶体金法5.40%(2/37),差异统计学意义(=13.714,22.752,P<0.001).结论 干式荧光发光法能有效的反映出HBeAg血清学转换期,常规HBV筛查试验与酶联免疫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具备检测时长短、无频繁手工操作、操作简便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鞍鼻成形术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0,14(8):378-378
鞍鼻畸形是鼻骨、鼻软骨支架塌陷。植入填充物如固体硅胶或多晶体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后 ,畸形可获得满意矫正。我院近两年来收治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1例 ,男 6例 ,女 1 5例 ;年龄 1 8~ 4 5岁。采用固体硅胶整形者 1 3例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整形者 8例。患者平卧 ,用龙胆紫药水在鼻梁正中画出鼻中线 ,干后用乙醇固定。用 1 %的普鲁卡因作双侧滑车上神经、眶下神经阻滞及鼻尖切口区浸润麻醉。作一侧鼻前庭与鼻孔外缘平行切口或鼻尖部的蝶形切口。在鼻背筋膜深层 ,以鼻正中线为中轴 ,向两侧分离至鼻根部 ,形成一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