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3篇 |
内科学 | 2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疫苗免疫是控制奶牛重大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在免疫过程中,经常发生过敏、厌食等应激反应的病例,给奶牛饲养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因不良应激反应导致奶牛饲养户对疫苗免疫产生抵触情绪,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女,50岁,因发现左侧颞部肿物1个月余于2013年3月13日入院。肿物缓慢增长,局部偶有针刺样疼痛,无发热、头痛、眼球活动障碍及视力异常。既往有鼻咽癌病史2年,已行放疗。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颈部软,无抵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眼球活动正常、对光反射灵敏;鼻咽部黏膜稍粗糙,未见新生物;左侧颞窝处可触及一直径约4cm的类圆形肿物,肤色、皮温如常,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9岁。心慌、气短,伴咳嗽、潮热10年,加重1月入院,查体:右中下肺呼吸音及语颤明显降低。X线胸片示:右侧后胸壁见直径约18cm“D”形肿块影。密度均匀,肿块壁部分线样钙化。考虑右侧胸腔巨大包裹性积液伴胸膜增厚。胸部CT检查示右胸中下部紧贴侧后胸壁见16cm×15cm×10cm大小囊实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壁弧形钙化,囊内CT值35~4 7Hu,邻近肺组织受压(图1)。手术所见:右侧胸腔巨大厚壁囊性包块,与右肺、膈肌及胸壁致密黏连。完整摘除包块。病理诊断:右胸内胸腺囊肿(图2 )。讨论胸腺囊肿少见,约占纵隔肿瘤(包括囊肿)的1%~2 % [1]…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49例肺结核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9例X线平片诊断为肺结核的病人,进行肺部CT扫描。结果:平片诊断,增殖性肺结核37例;浸润性肺结核12例。CT诊断,增殖性肺结核29例;浸润性肺结核20例,其中5例伴有空洞。20例浸润性肺结核通过临床正规治疗,两年内全部治愈。29例增殖性肺结核,没有治疗,两年内三次拍片复查,X线表现无变化。结论:X线平片是检查肺结核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肺结核的大部诊断问题,CT扫描可提供肺结核病灶的细节,必要时以CT作为诊断肺结核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口服奥硝唑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观察奥硝唑治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口服奥硝唑治疗37例急性冠周炎患者,以甲硝唑作为对照,检测了两组治疗前后盲袋内厌氧菌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奥硝唑组和甲硝唑组对主要厌氧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1.7%和60.9%,对主要厌氧菌的抑菌率分别94.5%和68.2%(P〈0.01)。奥硝唑组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有效率81.1%)也优于甲硝唑组(有效率38.7%)。结论奥硝唑应成为急性冠周炎患者全身给药的苜。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Hp)联合诊断老年胃癌前病变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30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慢性萎缩性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3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检测两组患者的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原[包括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及阳性率;13C尿素呼气试验定性检测Hp状况及阳性率;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p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溃疡组血清胃泌素17及PGⅠ、PGⅡ水平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阳性率相比,胃癌前病变组患者3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浅表性胃炎组及慢性萎缩性组(P0.05)。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Hp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且Hp感染阳性率高,3类指标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值得临床诊断借鉴。 相似文献
7.
急性中毒患者460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本科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6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毒物种类、中毒类型的季节分布、毒物侵入途径、中毒原因、急诊诊断、转归及死亡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460例急性中毒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占38.7%)。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化学品,占33.48%;其次是药物中毒,占28.26%。消化道摄入是急性中毒最常见的途径,占80.22%。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62.59%。中毒死亡1.52%。结论为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延长保存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苦参碱治疗组(40mg/kg)、高剂量苦参碱治疗组(80mg/kg)和假手术组,将供肝在4℃林格液中保存5h后植入受体,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4和24h后取样.采用TUNEL法分别检测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低、高剂量治疗组术后肝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6.07±1.68,6.17±0.83vs14.87±2.10,P<0.01),肝组织Bcl-2表达增加(59.32±14.09,58.90±16.70vs17.00±8.01,P<0.01),但FasL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FasL表达在苦参碱低、高剂量组间也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表现相当严重,而治疗组的病理表现显著改善.结论:苦参碱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