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162篇
药学   57篇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存活或死亡分为观察组(生存患者)和对照组(死亡患者)。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6h、入院后24h的血乳酸水平及入院6h的乳酸清除率,记录不同乳酸清除率水平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入院6 h和入院24 h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6 h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血乳酸清除率低的患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传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轮转实习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实验组)及传统教学法(对照组)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教学评价及教师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对教学的评价。结果两组学员比较,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病例考核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36人(90.0%)对教学模式满意,35人(87.5%)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照组,分别为27人(67.5%)及26人(6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在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BL教学较传统教学更有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员病例分析、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能力,更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与气囊止血带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我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52例患者,并采用序列研究方法分为两组.4~7月符合条件的25例患者(20例单膝,5例双膝,共30膝)纳入驱血止血弹性束紧套环组,8~10月符合条件的27例...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分化潜能,因其具有易培养、来源广以及抗原性低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股骨头坏死(ONFH)领域的研究.MSCs移植治疗ONFH是将MSCs移植到骨坏死区,发挥其成血管、成骨分化潜能,修复股骨头的坏死灶.体外研究评估了内源性因子、外源性因子及基因调控对维持成骨表型和向成骨分化的影响;动物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对预后良好型肾母细胞瘤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预后良好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 根据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两组, 即淋巴结采样组和淋巴结清扫组, 比较两组淋巴结取样数量及阳性率, 并进行生存分析, 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共379例患儿纳入本研究, 淋巴结采样组337例, 中位淋巴结获取数量3枚[四分位数范围(interquartile range, IQR):1~4枚], 阳性例数23例(23/337, 6.8%);淋巴结清扫组42例, 中位淋巴结获取数量12枚(IQR:8~15枚), 阳性例数4例(4/42, 9.5%)。淋巴结清扫组淋巴结获取数量明显多于淋巴结采样组(P<0.05), 淋巴结清扫组淋巴结病检阳性率高于淋巴结采样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379例中317例获得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IQR:19~67个月), 其中22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包括腹膜后复发11例、盆腔复发3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5例、脑转移1例;死亡9例。两组在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后行经尿道低功率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VRE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VERP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5), 对照组术前未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观察组术前1周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更高(P<0.05), 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长, 切除的标本更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两组的剜除效率、粉碎效率、术后血红蛋白(HGB)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12个月,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Qmax、IPSS和QOL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均P<0.05), 但两组术后同期的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Au25( CaPt }18纳米簇介导近红外光触发光热一光动力治疗体系,并研究其对皮肤鳞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Au25( CaPt }18纳米簇,透射电镜表征Au25( CaPt }18的粒径、分散性,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检侧Au25( CaPt }18发光性能。以紫外线诱导成瘤的SKH-1皮肤鳞癌小鼠的原代鳞癌细胞为研究对象,Cell Counting Kit-8 ( CCK-8)法检侧Au2s ( CaPt) i、对鳞癌原代细胞的毒性。将小鼠鳞癌原代细胞分为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给予相应处理,24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侧各组处理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热成像仪监侧细胞温度变化评价光热效应,SOSGR单线态氧指示剂检侧单线态氧产出量评价光动力效应。结果 合成的Au25( CaPt }18纳米簇,粒径2 ~ 3nm,分散均匀,在近红外光区域有强吸收。Au25( CaPt }18在Au浓度范围为0~ 80}.A,g/mL时对小鼠皮肤鳞癌原代细胞无毒;各组相应处理后,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细胞存活率为(44. 30士9. 30) %,显著低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尸均lt;0. 0l)。光热-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温度可达(43. 43士1. 17℃,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P均lt;0. 01)。光热一光动力治疗组照光后细胞单线态氧荧光强度与空白组相比的相对值为3 . 03士0. 48,显著高于单光组、单药组、空白组(尸均lt;0. Old。结论808 nm激光照射Au25( CaPt }18可同时产生光热和光动力效应,对皮肤鳞癌原代细胞具有安全有效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好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颖  崔巍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86-1987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好发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369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确定有无胆结石存在并测定门静脉内径及胆囊壁厚度,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同时根据血中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的有无进行Child-pugh分级.结果 Child-pughB级 C级肝硬化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52.41%,child-pugh A级患者检出率为22.5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内毒素血症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6.10%,低内毒素血症患者检出率为31.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内径≥13mm的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5.75%.门静脉内径<13mm的患者检出率为31.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壁厚度≥4mm的患者胆结石检出率为42.01%,胆囊壁厚度<4mm的患者检出率为32.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失代偿、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内径较宽和胆囊壁较厚是肝硬化好发胆石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1995-2004年从业人员体检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同市1995-2004年从业人员“五病”发病现状及发病趋势,为防止造成暴发流行和监督调离岗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大同市卫生监测检验中心1995-2004年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出阳性指标病人1114例,检出率为1.5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检出率最高,占1.00%。乙肝多见于21~25岁和26~30岁组,肺结核多发于15~20岁组。结核、乙肝、甲肝、痢疾带菌者农村高于城市,丙肝城市高于农村。男性结核、乙肝、甲肝、丙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结论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预防接种和卫生知识科普宣传力度以达到防病灭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脑水肿是急性肝衰竭晚期常见的致死并发症之一,包括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本文从高血氨及谷氨酰胺的积聚、缺氧与脑血管扩张、内毒素与细胞因子、星形胶质细胞的肿胀、Na^ -K^ ATP酶活性降低等方面阐述急性肝衰竭时脑水肿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