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0篇 |
免费 | 210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95篇 |
妇产科学 | 232篇 |
基础医学 | 136篇 |
临床医学 | 571篇 |
内科学 | 595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27篇 |
综合类 | 1366篇 |
预防医学 | 51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79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466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234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325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342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59篇 |
2005年 | 223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儿胆汁淤积症的辅助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同位素99/Tc Mebrfin结合B超的方法,对35例持续性黄疸的婴儿检查结果,证实该方法有助于鉴别婴儿肝炎综合症和胆道闭锁,并发现临床黄疸消退时间与同位素肝脏清除指数呈正相关,(r=8.31,P<0.001),因此对临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检测了74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和5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结果ICP患血CG浓度显升高(13.52±9.54mg/L),为正常孕妇(2.67±1.92mg/L)的5~10倍,根据血CG浓度将ICP患分为〈10、10~20,〉20mg/L3组,将3组胎儿出生情况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显示血CG浓度〈10mg/L组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无差异,而 相似文献
5.
6.
患者男,60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白陶土样便1月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纳差、乏力,两周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解白陶土样便3次,无发热、腹痛。在当地医院以急性肝炎治疗,黄疸未见减退,遂来我院就诊,起病前无明确用药史。查体:T38℃,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产儿应用全静脉营养后是否出现胆汁淤积,并探讨牛磺酸治疗胆汁淤积的效果。方法将小于33周的早产儿分为甲乙两组,均行全静脉营养,甲组应用牛磺酸治疗。乙组未应用牛磺酸治疗,并与大于33周早产儿及足月儿对照,入院后第1、7、14、21天采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7谷氨酰转肽酶。结果入院后第14、21天甲乙两组直接胆红素、7谷氨酰转肽酶显著高于大于33周的早产儿及足月儿,各时段甲乙两组3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较长时间全静脉营养可致胆汁淤积,牛磺酸对胆汁淤积治疗无明显效果,表明全静脉营养导致胆汁淤积原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方法:对1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83例中同期分娩数的3.91%,其中早产32例(17.5%),死胎5例(2.7%),死产4例(2.2%),新生儿死亡1例(0.5%)。Apgar评分≤7分21例(11.5%)。羊水Ⅱ°以上污染45例(24.6%)。产后出血24例(13.1%),新生儿体重3102.5±526.0g。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重要的妊娠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对孕妇预后良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引起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死产等,使围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所以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防治各种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妊娠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的以皮肤搔痒和黄疸为特征的较常见的并发症, 易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等,严重影响围产儿安 全。思美泰是一种治疗ICP的新药,疗效显著。现将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60例ICP 随机应用思美泰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来源
60例ICP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2~35岁,平均26.7岁,初产妇52人,经产妇8人,均有皮 肤搔痒和肝功能异常,肝类病原学指标全部阴性,并排除妊高征肝损,急性脂肪肝及药物性 肝炎。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年龄、病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孕周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德国基诺药厂生产的思美泰注射液1g,由稀释液溶解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日1次,持续4周。对照组采用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持续4周。2组基础药物相同,包括Vitc、复方益 肝灵及中药茵陈汤。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3组:①显效: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化(谷丙转氨酶、总 胆红素、总胆汁酸)恢复正常或降至治疗前基础的50%以上;②有效:症状体征改善,生化指 标有下降,但未降至基础的50%;③无效: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没有改善或有加重者。显效 和有效合计称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有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