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8篇 |
免费 | 725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97篇 |
口腔科学 | 80篇 |
临床医学 | 507篇 |
内科学 | 297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51篇 |
特种医学 | 316篇 |
外科学 | 264篇 |
综合类 | 945篇 |
预防医学 | 365篇 |
眼科学 | 167篇 |
药学 | 147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179篇 |
肿瘤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4篇 |
2024年 | 606篇 |
2023年 | 700篇 |
2022年 | 626篇 |
2021年 | 671篇 |
2020年 | 532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医师杂志》2022,(5)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在孕24~26周期间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24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 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营养管理, 观察组采用AI技术进行营养管理, 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使用情况、妊娠合并症、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 (1)孕期监测指标:两组体重增长(GW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在合适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足月贫血患病率、胰岛素使用率、血糖超过控制标准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妊娠结局: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血糖<2.6 mmol/L需要处理、轻度窒息及入住NICU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AI技术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提高胃癌诊断率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依旧是当前工作重点。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医疗逐步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等方面。在胃癌微创手术方面,超高清视野(4K分辨率)、三维(3D成像)等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准度。同时,以吲哚...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构建智能导诊单,优化多检查项目预约模式,解决门诊候诊时间较长、就诊堆积以及患者“多跑路”等问题,提高门诊就诊效率。方法:结合门诊就诊的实际流程,考虑门诊签到、患者人数分布、诊室楼层分布以及检查检验项目时间权重等因素,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门诊就诊环节中,为患者构建智能导诊单。通过对预约模式的再优化,区分多项目预约队列和单项目专病门诊预约队列,优化预约模式。结果:解决就诊堆积问题,实现智能签到入队,缩短就诊等候时间,提高门诊签到率,构建“一医一患一诊”的门诊就诊秩序。结论:智能导诊单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门诊就诊流程优化方案,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效率,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评价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及人工智能的抗凝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非劣性临床试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纳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7例患者,通过Excel软件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通过“抗凝助手”进行管理,对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和由其引发的大数据时代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我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互联网到云计算,再到由大数据集合而成的人工智能,不断更新的处理手段使医疗行业也开始尝试新的转变,从传统的人工诊疗、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依据机器学习来获取更高效的信息,这一过程对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高危疾病,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快速识别并实施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出现发病时间不明的卒中是常见的临床情况,也是不宜行再灌注治疗的常见原因。更好地评估这部分患者的溶栓机会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最新研究已经证明,在高级脑成像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将从未知发病时间卒中的概念和其病理生理学特点出发,结合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的进展,探讨在影像学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未知发病时间卒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综述治疗和预防卒中的相关新兴药物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