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18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病原菌4 944株耐药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监测和分析2007年我院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鉴定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2007年我院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 结果4944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效果较好,但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出现少数耐药菌株,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耐药率达45%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72.54%和55.69%。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0.80%和79.60%。结论 2007年我院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及时总结和监测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辛玲 郭燕 朱德妹 胡付品 周春妹 王传清 应春妹 曹文俊 庄亦晖 方毅 蔡金凤 林勇 袁轶群 朱旻 汤瑾 李妮娅 刘庆中 张泓 孙康德 瞿跃红 潘秋辉 张灏旻 卫颖珏 孙景勇 刘瑛 孙晴 李丽 奚卫 娄加陶 袁应华 张雯雁 郭建 侯伟伟 余方友 周浩 吴亚洲 胡骏 乔昀 陈君灏 王海英 杨乐园 李志兰 刘云 胡海清 王敏 沈振华 李娜 钱敏健 龚炜 唐群力 汪瑞忠 赵芳 范惠清 黄韵 张立 戴俊华 邓燕燕 侯彦强 沈稳 孙杰 胡江 王蓉 刘淑芬 徐玉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194-200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按照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肠球菌属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1—2020年共分离到非重复肠球菌属细菌113391株,主要为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分别占54.5%和40.1%.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10年...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只有少量细胞具有发生肿瘤以及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这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被定义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了多种实体肿瘤中CSC的存在,其中就消化系统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胃癌中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复方丁香洗剂中丁香酚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复方丁香洗剂中丁香酚和苦参碱的含量.方法丁香酚、苦参碱均可与氢氧化钠成盐而溶于碱,易于分离,前者于(296±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后者与溴麝香草酚蓝络合后于(415±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丁香酚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0.76%,在10.26~23.95 mg·L-1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0.83%,在3~10.5 m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度好,可用于复方丁香洗剂或中药制剂中的丁香酚、苦参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救科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有效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杆菌占71.0%,G+球菌占19.2%,念珠菌占9.8%。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G-杆菌保持高敏感率;糖肽类抗生素对G+球菌高度敏感;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对念珠菌高度敏感。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G杆菌效果最好,G+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对念珠菌高度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均经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26例,19例获得完整随访.结果 对19例进行4~37个月(平均17.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10~13.5周),完全负重时间10~14周(平均12周),依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3例,良5例,可1例,平均(94±5)分.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熟悉胫骨远端后侧解剖结构,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下血管球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1年12月,对51例甲下血管球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前51例均以局部慢性自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Love氏试验均为阳性,48例Hildreth氏试验阳性,43例冷敏感试验阳性,23例X线拍片可见甲床下指骨有弧形压迹,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1年,术后疼痛症状全部消失,1例于术后半年复发,除术前即有指甲畸形的2例外,其余指甲生长良好,无明显畸形。结论:提高对甲下血管球瘤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整、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伴外踝畸形愈合的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41例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行踝上截骨术治疗,对其中21例伴外踝畸形愈合的患者行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17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17例获得14~43个月(平均2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3.3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2周(11~15周).术前踝关节AOFAS评分为23~46分(平均27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55~91分(平均80分),其中优5例,良8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76.5%.术后1例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术后出现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2例患者在最近X线片显示关节炎有轻微进展.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伴外踝畸形愈合的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近期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移位骨折非手术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自2004年5月~2007年6月对53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切开复位、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