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5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于2021年11月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患者5年前于外院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以及"冠心病";半月前于外院诊断为"Ⅱ型糖尿病"。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1, 左眼视力0.6;右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眼压18 mmHg。右眼结膜充血, 颞侧虹膜可见新生血管, 左眼前段大致正常(见图1)。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可见右眼视盘新生血管, 下方中周部玻璃体少量积血, 周边视网膜可见散在微动脉瘤及点状出血, 视网膜动脉变细, 静脉轻度扩张(见图2);左眼眼底未见异常。因患者心电图提示多发室性早搏, 未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颈部动脉彩超检查, 未见明显狭窄(见图3)。头颈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检查显示, 右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局部管腔闭塞, 颅内段闭塞, 双侧大脑前、中动脉连续性中断, 旁可见侧支血管网, 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局部闭塞(见图4)。诊断:①右眼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c syndrome, OIS);②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h尿蛋白定量(24hupq)、血钾、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Scr、BUN、24hupq、LN、Col-Ⅳ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肖骏  王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50-52,i0001
目的: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使其在该细胞中瞬时表达,并观察该表达载体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完成。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取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培养的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基因转染: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对照组则为空载体pcDNA3。③转染与非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④转染细胞的增殖状况检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A值越大表示细胞增殖越强)。结果:①转染与非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未转染和转染pcDNA3质粒的细胞仅出现内参照β-肌动蛋白的条带,而转染的细胞出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β-肌动蛋白的两条带。(2)转染细胞的增殖状况:24,48,72h各时间点单纯骨髓基质细胞组和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骨髓基质细胞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72h:1.233&;#177;0.45,1.575&;#177;0.45,0.482&;#177;0.04,P〈0.01);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骨髓基质细胞组显著性高于单纯骨髓基质细胞组(P〈0.01)。结论:将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转入软骨组织工程最佳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明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效应,并初步证实了其促进种子细胞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24h冰敷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消肿、止痛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冰敷组和常规组各35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冰敷组同时将低温软水袋(≤0°)包裹于膝关节周围,持续24h。比较2组术前后24h患肢固定点髌骨上2cm、髌骨中点和腓肠肌最粗点的周径差及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术后24h,膝关节固定点周径差值,冰敷组明显小于常规组;静止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0.01)。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持续冰敷治疗可以早期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 70只健康 Wistar 大鼠,预实验随机抽取 20 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灌注组,记录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 inography,ERG)并测定b波峰值,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后,其余50只随机分为10组,用升高眼压1 h 的方法建立右眼视网膜缺血模型,分别于缺血后1 h及再灌注3、6、12 、24 h、3、5、7、14、21 d记录双眼暗视闪光 ERG并测定b波峰值。 结果 正常对照组动物左右眼ERG b波峰值无差异;单纯灌注眼与正常对照眼ERG b波峰值无差异;单纯缺血组实验眼ERG各波消失,再灌注实验眼组ERG b波部分恢复,但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b波峰值呈进行性下降. 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大鼠视网膜功能持续渐进性的影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01-268)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紧密相贴是多种因素复杂作用的共同结果.视网膜、RPE、玻璃膜和脉络膜的正常关系依赖于几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功能.一旦这些系统被破坏,将导致视网膜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视网膜下液的形成,引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在文中总结了导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几种情况及可能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为探索肾病综合征(NS)的有效治疗,我们对24例不同临床类型的NS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均为我院肾脏专科1994年4月~1995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24例经确诊的NS。男18例,女6例,年龄17~5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6天。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5g18例,5~10g 5例,>10g1例;白清白蛋白20~30g/L18例,<20g/L 6例。 2.临床诊断:按1985年9月南京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原发性NSⅠ型4例,NSⅡ型17例,继发性NS中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1例。 3.治疗方法:均在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按临床分组采用如下疗法:  相似文献   
8.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骏  马月瑛 《中国药业》2003,12(11):69-70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观察服药前、服药后4周和8周血脂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服药后4周和8周两组血清总胆固醇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1),甘油三酯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趋于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服药后同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国产品因其价廉、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均  张颖  岳瑞华  沈钧乐  肖骏 《重庆医学》2015,(20):2765-2767
目的 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急诊PCI的160例AMI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3个月.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术后24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常规检测术后3个月心功能、血脂、肝肾功、尿酸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别嘌醇组心肌酶谱及cTnⅠ明显降低、SOD活力增加、术后24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血尿酸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别嘌醇预处理能减少AMI患者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氨酚羟考酮片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T组,n=25)和塞来昔布组(S组,n=25),氨酚羟考酮组患者术后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商品名泰勒宁,1片,tid)镇痛,塞来昔布组患者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商品名西乐葆,200 mg,bid)镇痛;两组患者均维持镇痛5 d。术后记录静息(RVAS)、主动(IVAS)和持续被动(PVAS)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氨酚羟考酮组患者在术后24,48及72 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P<0.01);而两组患者于术后96和120 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氨酚羟考酮组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显著短于塞来昔布组(P<0.01)。出院时氨酚羟考酮组患者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塞来昔布组(P<0.01)。氨酚羟考酮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结论:氨酚羟考酮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效果良好,能促进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