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实施鼻部整形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组(PR组,单纯丙泊酚麻醉)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相应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丙泊酚使用后1 rmin(T1)、丙泊酚使用后3 m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胃肠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26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协同组及常规组(每组n=6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协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胃肠护理干预.观... 相似文献
3.
李思琦;金梦杰;郭文涛;魏铭慧;张梦珂;史凌云 《实用骨科杂志》2024,30(06):571-575
目的 在症状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与肿胀的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小组会议法、两轮德尔菲法,于2023年1月至3月选择各省市11所高校/院所的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和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3和0.346,两轮函询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2轮专家函询各指标重要性均数为4.13~5.00分,变异系数为0.000~0.121,专家意见提出率为16.67%。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 结论 本研究以症状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实施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VEGF对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组织(BAT)炎症反应相关差异基因和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可逆调节VEGF表达的小鼠模型,将其分为VEGF正常表达组(dox+)和VEGF抑制表达组(dox-)(n=10).取小鼠BAT并提取总RNA,进行RNA-Seq测序及基因功能注释(GO)和信号通路(KEGG)富集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宫腔镜能源性宫腔分离术与冷刀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5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能源组(n=81)和冷刀组(n=69)。能源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能量设备进行宫腔分离术,冷刀组采用宫腔镜冷刀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膨宫液用量;比较两组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第2次术前月经评分和宫腔粘连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宫腔形态治疗情况;同时为患者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膨宫液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冷刀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4%(1/69),显著低于能源组[9.8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冷刀组患者月经评分和宫腔粘连评分为(21.65±2.52)、(2.31±0.49)分,显著低于能源组[(26.36±2.60)、(3.98±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冷刀组患者治愈率为85.55%(59/6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组织p16^INK4a的表达与病变级别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年龄≤35岁、经病理诊断的CIN2患者36例,按照年龄将其分为〈30岁组(12例)和30-35岁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宫颈活检组织进行p16^INK4a检测,并采用两个结果判断标准对患者的转归进行随访。结果CIN2组织中p16^INK4a阴性、弱阳性和阳性(〉50%)的表达率分别为11.1%(4/36)、8.3%(3/36)和80.6%(29/36);美国下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项目(LAST projet)分流标准p16^INK4a连续弥漫全层阳性的表达率为63.9%(23/36)。其中年龄〈30岁组p16^INK4a〉50%阳性和弥漫全层阳性患者中,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后诊断为CIN3的比例分别为1/9和1/7;而30-35岁组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18和3/16,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平均随访(13.4±3.9)个月,未发现病变进展。结论对CIN2组织中p16^INK4a阳性患者进一步行LEEP或锥切是必要的;p16^INK4a对预测CIN转归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产生背景及定义,从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和方向两方面调研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探讨该学科困境与前景并指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