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76篇 |
免费 | 879篇 |
国内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篇 |
儿科学 | 124篇 |
妇产科学 | 155篇 |
基础医学 | 930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3927篇 |
内科学 | 766篇 |
皮肤病学 | 37篇 |
神经病学 | 542篇 |
特种医学 | 11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774篇 |
综合类 | 10218篇 |
预防医学 | 1989篇 |
眼科学 | 41篇 |
药学 | 4237篇 |
207篇 | |
中国医学 | 4993篇 |
肿瘤学 | 1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9篇 |
2024年 | 341篇 |
2023年 | 571篇 |
2022年 | 720篇 |
2021年 | 1227篇 |
2020年 | 1080篇 |
2019年 | 744篇 |
2018年 | 335篇 |
2017年 | 725篇 |
2016年 | 790篇 |
2015年 | 941篇 |
2014年 | 1728篇 |
2013年 | 1633篇 |
2012年 | 2074篇 |
2011年 | 2147篇 |
2010年 | 1926篇 |
2009年 | 1829篇 |
2008年 | 1816篇 |
2007年 | 1673篇 |
2006年 | 1441篇 |
2005年 | 1567篇 |
2004年 | 1196篇 |
2003年 | 1168篇 |
2002年 | 1028篇 |
2001年 | 839篇 |
2000年 | 613篇 |
1999年 | 487篇 |
1998年 | 441篇 |
1997年 | 343篇 |
1996年 | 400篇 |
1995年 | 342篇 |
1994年 | 228篇 |
1993年 | 143篇 |
1992年 | 184篇 |
1991年 | 183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0年8月-2003年8月,笔者采用水针刀加中药外敷治疗L3征68例,并与注射疗法对比,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病例均选自本院颈腰痛门诊,参照《中国针刀学》[1]腰三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水针刀加中药外敷治疗68例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2.
总结报告了42例产后骶髂关节错缝病例。结合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分析认为,其发病不是由外来暴力所致,而是由于内分泌变化致骨盆韧带松弛,使骶髂关节失去稳定性,加之产前胎儿重力、产伤及产后扭挫等诱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从解剖及生物力学角度对其诊治进行了讨论,认为查体不认真,过分依赖X线片及对发病机制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治疗上根据错缝方向的不同施行不同手法,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偏侧型突出77例,中央型突出14例,合并腰椎管狭窄26例。手术采用开窗法61例,行半椎板切除术12例,全椎板切除术19例,共切除105个椎间盘。随防0.5~5年,平均2.2年,总优良率93.5%,无差级。作者认为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加强术后腰背肌功能锻炼,处理好椎管狭窄问题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农正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5(5):687-688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血液粘度的变化关系。方法 采用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R80型血液粘度计检测。结果 在 2 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粘度增高中男性占 3 3 .48% (75 / 2 2 4) ,女性占 3 3 .92 % (76/2 2 4) ,但在同性相比中男性增高占 5 3 .3 3 % (75 / 13 0 ) ,女性增高占 80 .85 % (76/ 94) ,女性血液粘度增高比男性明显增多(χ2 =13 .3 18,P <0 .0 1)。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了解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很有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性别与血液粘度增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妇女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A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 0.005%芬太尼0.4ml(20mg);B组(20例)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1.6ml(12mg) NS 0.4ml.观察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结果 麻醉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不良反应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布比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者.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6,20(3):237-239
血清高半胱氨酸含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脐血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维生素D3对黑色素瘤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原发性骶前肿瘤147例临床病理分析,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初步临床应用,放疗计划CT值的校准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体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技术体会, 相似文献
9.
10.
关注Bezold-Jarisch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zold-Jarisch反射系心室壁感受器受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诱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属机体的保护性机制。在低血容量、椎管内或神经丛阻滞下,有可能诱发该反射过度的反应而导致不良的后果,临床上应予以关注与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