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69篇 |
免费 | 689篇 |
国内免费 | 3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2篇 |
儿科学 | 1024篇 |
妇产科学 | 491篇 |
基础医学 | 718篇 |
口腔科学 | 419篇 |
临床医学 | 4494篇 |
内科学 | 2980篇 |
皮肤病学 | 441篇 |
神经病学 | 1036篇 |
特种医学 | 9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7篇 |
外科学 | 2059篇 |
综合类 | 15146篇 |
预防医学 | 4052篇 |
眼科学 | 646篇 |
药学 | 4716篇 |
83篇 | |
中国医学 | 8115篇 |
肿瘤学 | 4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1篇 |
2024年 | 273篇 |
2023年 | 437篇 |
2022年 | 510篇 |
2021年 | 743篇 |
2020年 | 777篇 |
2019年 | 462篇 |
2018年 | 245篇 |
2017年 | 375篇 |
2016年 | 487篇 |
2015年 | 603篇 |
2014年 | 1267篇 |
2013年 | 1488篇 |
2012年 | 1929篇 |
2011年 | 2134篇 |
2010年 | 2004篇 |
2009年 | 1825篇 |
2008年 | 2600篇 |
2007年 | 1965篇 |
2006年 | 1684篇 |
2005年 | 1914篇 |
2004年 | 2558篇 |
2003年 | 3006篇 |
2002年 | 3149篇 |
2001年 | 2654篇 |
2000年 | 2557篇 |
1999年 | 1636篇 |
1998年 | 1595篇 |
1997年 | 1326篇 |
1996年 | 1017篇 |
1995年 | 1292篇 |
1994年 | 812篇 |
1993年 | 607篇 |
1992年 | 521篇 |
1991年 | 491篇 |
1990年 | 503篇 |
1989年 | 527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安丰新王钦习朱相守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孙鼎元审校天津医院(300211)关键词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放射影像学1950年Forestier和RotesQuerol〔1〕首先报告了以脊柱前侧缘骨化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强直性骨肥厚... 相似文献
3.
4.
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若在一定时间内经常规诊查仍未明确病因者 ,则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即原因未明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 ,习惯上又称为“发热待诊”。FUO的经典定义为 :持续或间歇性发热≥ 3周 ,体温≥ 38.3℃ ,经门诊就诊 >2次或住院检查 1周仍未确诊者。急性病毒性感染的热程则极少超过 2~ 3周。经对多个大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FUO的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 -结缔组织病、其他疾病及仍病因未明者 ,其中又以感染性疾病多见。近些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 相似文献
5.
林聪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787-788
祖国医学中“胃脘痛”多指消化道疾病,多见于20~50岁。该病近年来在儿科中逐年增多,小儿在任何年龄均有发现,8岁以下的儿童亦常见到。临床上多表现为胃炎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厌食、泛酸等。若未予治疗,胃炎病变可产生消化性溃疡,出现消化道出血和大便隐血、呕血、黑便等症状,直接影响了小儿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及学习情绪,给家长带来许多痛苦和麻烦。小儿产生消化性疾病是医学学术中多年探讨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其原因,笔者近年来跟踪随访了17例胃脘痛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李秀英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5):2177-2178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使病变逐渐变硬变形而发展为肝硬化。本病是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我院对18例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50岁时患了高血压,每天都需服用降压药,精神压力很大。我的祖父和父辈也都曾患高血压,虽然长期服药控制血压,但他们都先后发展成脑中风或心梗而病逝,尤其是伯父和三姑母才50岁出头就猝然离世。命运逼使我学习和钻研医学,去认识高血压的病因。作为患者当知病因,人不应死于无知。 相似文献
10.
50例多浆膜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浆膜腔积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浆膜腔(胸、腹、心包、盆腔)内同时出现积液.临床上较少见,其病因诊断较为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作者自 1995年 1月~ 2002年 12月期间收治多浆膜腔积液患者共 5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