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282篇 |
免费 | 1203篇 |
国内免费 | 4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80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451篇 |
内科学 | 335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7054篇 |
特种医学 | 2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24篇 |
综合类 | 9282篇 |
预防医学 | 1961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4079篇 |
112篇 | |
中国医学 | 129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331篇 |
2023年 | 569篇 |
2022年 | 749篇 |
2021年 | 1178篇 |
2020年 | 1027篇 |
2019年 | 883篇 |
2018年 | 349篇 |
2017年 | 755篇 |
2016年 | 820篇 |
2015年 | 900篇 |
2014年 | 1645篇 |
2013年 | 1532篇 |
2012年 | 1641篇 |
2011年 | 1726篇 |
2010年 | 1701篇 |
2009年 | 1719篇 |
2008年 | 1649篇 |
2007年 | 1545篇 |
2006年 | 1505篇 |
2005年 | 1315篇 |
2004年 | 1098篇 |
2003年 | 1111篇 |
2002年 | 974篇 |
2001年 | 864篇 |
2000年 | 729篇 |
1999年 | 578篇 |
1998年 | 513篇 |
1997年 | 481篇 |
1996年 | 426篇 |
1995年 | 403篇 |
1994年 | 301篇 |
1993年 | 191篇 |
1992年 | 230篇 |
1991年 | 173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2 ̄1992年入院的153例盲流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分别占当年入院的6.9 ̄35%。盲流患者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者占74.8%;职业以农民最多,占65.4%,其次为无业人员和工人,各占15%。临床诊断依次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心因性反应和躁狂症。153例均有各种危害行为而被收治入院。讨论中着重指出盲流患者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对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的NE及其代谢产物MH-PG、5-HT及其代谢产物5-HAA进行了测试,比较酚噻嗪类药物治疗前后NE、5-HT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NE、5-HT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治疗后呈现双向性变化,变化方向与其基础浓度有关。基础浓度较低者治疗后显著增高;反之,显著降低。正向调节组和负向调节组基础浓度有显著差异,但治疗后浓度趋向于一致。提示 相似文献
3.
4.
艾正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86-86
临证某些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用常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或缓慢,若采用变法治疗,则会收到较好疗效.而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是从个案治疗经验中总结出来,或是从偶然治验中得到启示.笔者现将在偶然治验中的几则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许建平、常义在“精神外科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一文中,对精神外科的历史、理论基础、靶点选择、手术方法、心理学评价、现状与展望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我院1988年2月对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脑立体定向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杏仁核毁损术.术前3例病人表现杀人、纵火、伤人、毁物等攻击行为,病程长达4~11年,多次住精神病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服多种抗精神药物无效.术后3月至4年随访6次.其中1例已结婚2年,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攻击冲动行为消失.另2例冲动行为消失,能进行家务劳动,生活自理、社会环境适应良好,疗效显著.现就进一步开展精神外科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邹新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0):1274-1276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APD)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6 7例首次住院单用AP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住院及出院后4个月的随访评估。结果 各时点体质量增加与GI评分无相关性,在出院时与BPRS、SAPS减分值有相关性,而随访期与SANS减分值有相关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α=0 .0 5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为:APD品种,最大服药剂量与服药时间的积,阴性症状,病前1a最佳功能水平。结论 APD治疗中的体质量增加是与疗效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受药物、精神症状及综合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饮食与活动的中介作用不应低估。控制体质量增加有重要的医学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5年1月,本院采用G6805-Ⅲ型多功能电针治疗仪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复发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意志、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也是发病率最高和致残率最重的一种精神疾病,可严重影响患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此,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易复发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康复和降低其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