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米激光疗法配合全面护理的干预方式对于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08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诊并且经微米激光治疗的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患者为观察对象,总计6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诊疗过程中给予一般的护理,后者则配合全面护理方式,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83.3%(P=0.015)。术后半年随访期间复发率,结果显示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几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最后一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整体复发几率分别为16.7%、3.3%(P=0.008)。结论微米激光配合全面护理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男性尿道顽固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的复发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97岁 ,回盲部肿瘤伴肠梗阻、肝硬化伴轻度腹水。术前呈消瘦、贫血、衰竭病容。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总蛋白 4 6 1g/L(白蛋白 2 4 5g/L) ,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行回盲部肿瘤切除术。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80mg、阿托品0 4mg肌注。入室后BP16 0 / 80mmHg、HR 72次 /分 ,RR2 0次 /分 ,SpO2 94 %。选T11~ 12 椎间隙穿刺置管顺利 ,经导管注入 1 5 %利多卡因 2ml试验量 ,5min后测麻醉平面L2~T7。BP、HR无明显变化 ;又经导管注入 1 5 %利多卡因 3ml,5min后BP略有下降 ,14 2 / 74mmHg。静注氟哌利多1 2 5mg加芬太尼 0 0 2 5m…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在当前临床应用广泛,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首先对小柴胡汤药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了梳理,然后对小柴胡汤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效果(包括内科、五官科、儿科、妇科以及外科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临床总结。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3岁2个月,汉族,因精神发育迟滞1年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母孕期体健,足月顺产,无窒息,1.5岁能独走,2岁开始叫"妈妈",能听懂简单的指令.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史无异常.体查:体重15 kg(P50 ~ 75),身高96 cm(P25 ~ 50),头围49 cm(P50),外貌无异常,皮肤黏膜、心、肺、腹部体检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表情幼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氨、血乳酸正常;脑电图检查无异常;心脏彩超正常;头颅MRI:双侧大脑半球脑回多而小,脑沟增宽,冠状位水抑制相示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及小脑白质对称性信号增高,双侧脑室轻度增大,考虑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代谢异常性脑病.Gesell发育量表评分为52分,提示"发育显著落后于正常".临床诊断:精神发育迟滞查因,代谢性疾病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凯芬(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凯芬100mg+芬太尼0.5mg+生理盐水共100ml;对照组芬太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输注速率均为2ml/h.术后定时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评分,48h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VAS与对照组V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凯芬复合芬太尼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相当,但使用凯芬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较少,是术后PCIA治疗的安全药物,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升阳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RA症状改善及胃肠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87.10%,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数、晨僵时间、压痛数症状变化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不良反应率观察组1.61%,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风湿病各类症状,且不伤及胃肠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对18例实施气管插管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这18例COVID-19患者的气管插管情况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插管前意识状态、给氧方式等基本信息。由实施气管插管的麻醉医生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插管条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插管后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0.39±8.02岁,插管前15例(83.33%)患者进行了无创呼吸机治疗,13例患者(72.22%)插管前意识状态是清醒的。麻醉诱导后,患者的血压、心率有显著下降(P<0.05)。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的优良率为94.44%,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目前有死亡5 例,有1例已行气管切开,有12例患者仍在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差,目前已行ECMO辅 助。共16名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参与了气管插管操作,插管时均采取三级防护,目前尚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结 论 对于有气管插管指征的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建议早期插管,给予有创呼吸支持,增加患者的救治机会。插管过程中需谨慎使用麻醉药物,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最大化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以下各类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和卵巢囊肿摘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腹腔镜下手术病人86例,随机分两组。F组(n=43),吸入异氟醚复合静脉芬太尼麻醉,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R组(n=43),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①F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R组病人麻醉后各时段表现为不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R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均较F组提前,有显著差异;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与常规静吸全麻手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效果更确切而且苏醒迅速,但需及时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