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1篇 |
免费 | 232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8篇 |
儿科学 | 33篇 |
妇产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189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581篇 |
内科学 | 331篇 |
皮肤病学 | 53篇 |
神经病学 | 123篇 |
特种医学 | 1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10篇 |
综合类 | 1105篇 |
预防医学 | 465篇 |
眼科学 | 104篇 |
药学 | 577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82篇 |
肿瘤学 | 1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70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47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227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19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瘦素 (leptin) ,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机体能量平衡调节因子。瘦素的深入研究始于 1994年Zhang等[1 ] 对瘦素的发现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及其相关领域。但瘦素的特殊来源及功能可能和美容外科的一些领域有关。一、瘦素基因 (ob)和瘦素大鼠瘦素基因有 3个外显子和 1个内含子。人类瘦素基因有 84 %和鼠同源。瘦素基因的表达有组织特异性 ,即主要在白色脂肪组织表达 ;胃肠道、胎盘、乳腺也有瘦素基因表达 ,但水平较低[2 ] 。瘦素为 16 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0 0 0 [3] 。瘦素分泌后随血流到达…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美国博士伦公司生产的“润明全”护理液在新加坡市场停止销售,原因是这种用于维护隐形眼镜的护理液被怀疑可能引发真菌性角膜炎。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博士伦与真菌性角膜炎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但专家提醒,该病的大部分临床病例都是由于使用者没有规范使用护理液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5.
牡丹江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朝鲜族集民区之一,为了了解其ABO血型系统的分布状况,作者于1989年10月进行了1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牡丹江地区朝鲜族干 相似文献
6.
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以下简称慢粒),是粒细胞系的白血病性恶性增生性疾病,一般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染色体异常。骨髓和血液中各期粒细胞都明显增多,尤以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为著。临床常有贫血、乏力、低热、多汗、脾肿大、胸骨下部压痛等表现,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自拟“参莲四白五黄汤”配伍羟基脲治疗慢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12例均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血象和骨髓象均符合慢粒诊断标准。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16岁,其中:1~20岁的1例,21~30岁的2例,31~40岁… 相似文献
8.
9.
临床上,常遇到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经过积极抢救,症状基本控制后,再次出现原有中毒症状,称为有机磷中毒反跳。它是有机磷中毒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有机磷反跳发生率为5.5%.而反跳病人的病死率为达56.8%,所以,加强反跳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56例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减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残余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26例;初次手术在三级以下医院施行42例,在三级以上医院施行14例。结果:除1例因粘连严重并发门脉高压症,分离时引起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外,55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及结石后,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然后距胆总管0.3~0.5cm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