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68篇
  3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脾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此。脾病辨治时,不仅要考虑到本脏的病理变化,尚须注意其与其他脏腑的联系,其中尤与胃、肝、肾关系甚密。 脾胃同居中焦,有经脉相互络属。脾虚易湿滞,湿盛反困脾,用药宜略刚燥;胃燥易化热,燥热反损胃阴,用药宜偏柔润。临诊所见,脾病多虚,胃病多实,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阳明病的白虎、承气之类系从胃为治;太阳病的理中辈却是从脾为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为转化。胃实而攻下太过,脾阳受损,可转为虚寒;脾虚渐复,饮食不慎,又能转为胃实、故虚实之间,必须详察,以免误治。  相似文献   
3.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是一种由于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 导致股骨与髋臼异常接触从而引起髋关节弹响或疼痛的疾病, 是引起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 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软骨及髋臼盂唇损伤, 进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 但FAI的发病较为隐匿, 不易引起重视。因此, 尽早发现对治疗FAI十分重要。超声、X线影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观察髋关节骨形态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尽早诊断FAI并区分其分型, 以便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基于此, 本文将对FAI的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以期为F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充G115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的营养干预效果。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组(A)、运动组(B)和运动 灌胃组(C),其中运动组和运动 灌胃组按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又分为4个亚组:运动后即刻(B1、C1)、24小时(B2、C2)、48小时(B3、C3)和72小时(B4、C4),所有动物膳食平衡2周后进行实验(运动 灌胃组和运动组在膳食平衡期间,每天分别以1.5%人参G115溶液2ml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运动组和运动 灌胃组大鼠以16m/min的速度、-16°的坡度进行5分钟运动、2分钟休息、总时间为120分钟的间歇性跑台运动,运动前1小时分别以等量蒸馏水或1.5%人参G115溶液2ml灌胃。测定各组运动后即刻、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尿液3-甲基组氨酸(3-MH)含量,骨骼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结果:(1)B2组血清CK活性显著高于B1组(P<0.05),C2组血清CK活性显著高于C1组(P<0.05);B2、B3、B4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B1组(P<0.05),C2、C3、C4组血清MDA含量分别显著低于B2、B3、B4组(P<0.05)。(2)B1组和B2组尿3-MH显著低于A组(P<0.05),B4组尿3-MH显著低于B1组(P<0.05)。(3)C1、C2、C3、C4组骨骼肌G6PDH和GUS活性分别显著低于B1、B2、B3、B4组(P<0.05)。结论:补充人参G115可抑制运动引起的血清MDA含量升高,促进运动后的恢复;补充人参G115对抑制运动引起的蛋白质降解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也不能较好促进降解蛋白的修复;补充人参G115还能抑制骨骼肌组织中炎症反应标志物G6PDH和GUS活性增高,有明显抗离心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微损伤所伴随的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Cmpletedislocationofacromioclavicularjointiscommonindailyorthopaedicpractice,accountingfor 2 % 1 6 %ofvariousjointdislocations.Itisusuallythoughttobeeasilytreatedbymanytreatmentmethods,suchasDewar soperation ,internalfixationwithKirschnertensionbandwires,orinternalfixationwithWolterplates.However,itiswellrecognizedthatnotallthecompletedislocationsofacromioclavicularjointhavegoodoutcomes.Itisnotclearwhichmethodisthebestyet.Inthisstudy,thedataof 96patientswithcompletedislocationofacromioclavi…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锐性分离精索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腹股沟疝患者259例的资料,手术方式分别为Bassini 8例,McVay 9例,Lichtenstein 38例,Ruktow 89例,Millikan 95例和筋膜后修补20例。术中操作贯彻锐性分离精索的原则,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操作顺利,手术时间40~65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0~20ml,平均5ml。早期并发症中尿潴留32例(12.4%),阴囊血清肿8例(3.1%),阴囊血肿5例(1.9%)。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4.5d。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锐性分离技术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具有解剖结构显露清晰、副损伤轻微、有助于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压力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合并内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13例,均合并有颅脑或(和)胸部外伤.骨折内侧应用异体骨板,外侧应用钢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其成骨效果.结果 13例伤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3~4个月,骨折处有连续骨小梁通过,骨板与宿主骨愈合良好.结论 对有内侧皮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应用骨板重建结合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导丝球囊血管成形术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并研究术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冠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共80例,分为普通球囊组(41例)和双导丝球囊组(39例),所有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术中、术后即刻,术后6、24h血清TNF-α、IL-6水平,并随访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比较术后再狭窄患者与无再狭窄患者之间血清TNF-α、IL-6差异。结果再狭窄患者中普通球囊组术后6h TNF-α(107.39±27.97)ng/L、IL-6(65.71±8.38)ng/L均较术前(13.63±3.30)ng/L、(11.69±2.94)ng/L明显升高(tTNF-α=4.303,tIL-6=3.747,均P<0.05);双导丝球囊组术后6hTNF-α(36.89±10.16)ng/L、IL-6(48.13±9.16)ng/L均较术前(14.74±4.07)ng/L、(11.92±3.31)ng/L升高(均P<0.05);但普通球囊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普通球囊组术后24h TNF-α(24.64±11.86)ng/L、IL-6(20.65±7.41)ng/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NF-α=1.386,tIL-6=1.134,均P>0.05);无再狭窄的普通球囊组患者和双导丝球囊组患者各时间段的TNF-α、IL-6水平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双导丝球囊组患者术后血管损伤较小、炎症反应较轻;冠脉血管成形术后6h TNF-α和IL-6升高可能是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报标志,对预测冠脉血管成形术后远期疗效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东贵荣教授为全国著名针灸学专家,擅长诊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妇科及相关疑难病,长期从事中风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建立头穴透刺法、阴阳调衡针法、阴阳调衡运动针法等治疗中风病,效果显著.阴阳调衡运动针法是将阴阳调衡针法与生物力学、生物反馈方法结合,形成了中风后神经-结构-关节-肌肉-肌张力-运动功能治疗的完整通路.本文主...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取穴特点。方法:以混合痔、术后尿潴留、针刺、针灸、灸法与电针为主题词,检索200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VIP)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所有文献,共69篇,针灸处方69个,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取穴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针刺选穴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水道和神阙等;经脉以任脉、脾经、胃经和膀胱经为主;部位以下腹部、下肢及腰背腧穴最多;特定穴以募穴、原穴、合穴及背俞穴最常用;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阴陵泉、中极-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中极-气海、关元-气海、关元-中极-气海和中极-关元;对高频主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群,分别为中极-关元-气海、承山-二白-水道-膀胱俞和血海-太溪-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结论: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穴位选择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近配穴法、俞募配穴法等,符合临床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