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与麦默通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钙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超及麦默通微创技术诊治78例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钙化灶病人,切除标本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经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检查,在78例乳腺微小钙化中发现乳腺癌15例及乳腺病变63例。本组手术时间是9~24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是10 ml。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4例。结论应用彩超结合麦默通微创技术是有助于诊治阴性触诊的微小钙化灶以及发现早期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活检与Tru-cut针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差别。方法将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成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进行活检,比较2组患者取材成功率和病检符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取材成功率分别是100%和90%。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肤青紫皮下血肿发生率为8.7%和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活检优于Tru-cut针活检,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疾病比较理想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3.
麦默通活检与Tru-cut针活检在乳腺肿块活检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活检与Tru-cut针活检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差别。方法将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成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进行活检,比较2组患者取材成功率和病检符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麦默通活检组和Tru-cut针活检组取材成功率分别是100%和90%。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肤青紫皮下血肿发生率为8.7%和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活检优于Tru-cut针活检,是目前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疾病比较理想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技术在麦默通(Mammotome)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引导及监护作用。方法:62例患者,78个乳房肿块,经超声检查诊断均为良性肿块,在高频超声引导并监护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结果:超声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过程中均能清晰显示病变,引导成功率100%。2例出现切除部位血肿、1例出现皮下青紫,局部血肿发生率共计3.23%(2/62)。术后3个月超声随访未发现病例在原手术部位有病灶残留,所有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高频超声引导技术在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有重要作用,是目前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首选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肿块大小对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大小对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的乳腺肿块患者78例,共计119个病灶,根据乳腺肿块大小将其分为<1cm组35个,1~2cm组34个,2~3cm组35个,3~4cm组15个,比较不同肿块大小组间的肿块切除率,术中并发出血率和手术时间,计算肿块大小与肿块切除率,术中并发出血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不同肿块大小组间的肿块切除率、术中并发出血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块大小与肿块切除率、术中并发出血率之间高度相关(P<0.01)。结论了解乳腺肿块大小,可提高麦默通微创切除率,并减少出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rn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往切除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应州价值。方法86例乳腺肿瘤患者,115个乳腺肿块,经超声或X线钼靶检查,结合临床初步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均被完全切除,每个肿块手术时间(20±10)min,平均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25~0.4cm。1例出现切口下血肿,2个月后完全吸收,5例出现皮下淤血癍,术见感染.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乳房表面不留疤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病变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切除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140例206个乳腺肿块进行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140例(206个肿块)均一次完全切除,手术时间10~50rain,平均约25min;旋切次数10—32次,平均16次;切出标本为圆柱状,条数5—20条,平均约10条;术中出血约5~15ml,平均10ml。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原位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纤维腺瘤58例,纤维腺病及增生病70例。术后局部血肿2例,均自行吸收。结论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治疗的乳腺局灶性病变2125例,术后随访3个月,对术中及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 2125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376例,发生率17.69%。血肿328例,其中术中活动性出血并血肿316例,术后24 h内血肿8例,术后1~3 d血肿4例。皮下瘀斑43例,其中单纯皮下瘀斑15例均自行吸收消退,28例皮下瘀斑合并不同程度的血肿。胸大肌损伤15例;皮肤损伤6例;心包胸腔积液和术后疤痕结节各1例。6级以上疼痛者32例,其中22例合并其他并发症,12例单纯性剧烈疼痛。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治疗乳腺局灶性病变因其快速、美观而迅速发展,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医师的协调配合、改善手术技巧及术后护理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Mammotome手术治疗乳腺病变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及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置管引流组28例,麦默通微创旋切组18例,置管引流组采用自制冲洗引流管引流,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 结果 置管引流组及麦默通微创旋切组均全部治愈。麦默通微创旋切组愈合时间(9.9±1.4)d,明显短于置管引流组的(12.5 ± 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42, P < 0.01)。术后继续哺乳率置管引流组为57.1%(16/28),麦默通微创旋切组为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1.069, P > 0.05)。两组患者随访3~ 12个月,平均7.8个月,全部病例恢复良好,无复发。 结论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可作为治疗直径大于3 cm乳腺脓肿的一线治疗方式。如患者经济条件较好,对美容要求高,可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作为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式隆乳剂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微创手术取出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35例共58只乳腺注射式隆乳剂PAHG患者,32例共52只乳房在腔镜辅助下行取出术,3例共5只乳腺PAHG位于腺体内或皮下,通过麦默通微创取出,对切口选择、手术效果及手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2只乳房PAHG注射式隆乳剂在腔镜辅助下绝大部分被取出,术后3~6月随访,高频超声检查48只乳腺未发现PAHG残留,4只乳房外下象限见少量PAHG残留,其中2只乳房合并腺体内PAHG无回声结节。5只乳房行麦默通微创手术取出,术后3~6月随访未发现PAHG残留。结论微创腔镜辅助下注射隆胸PAHG取出术可去除后间隙大部分PAHG,对于腺体内或皮下PAHG可行麦默通微创手术取出,手术损伤小,安全、可靠,术后切口美观,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