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6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060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1篇
特种医学   2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1633篇
预防医学   32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20篇
  22篇
中国医学   5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脑外伤扩大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SDEH)的相关因素。方法脑外伤DC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82例,根据DC术后是否合并脑积水,将54例未发生脑积水患者纳入硬膜下积液组,28例发生脑积水的患者纳入SDEH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各因素与SDEH的相关性。结果硬膜下积液组60~69岁患者占64.81%,30 d内诊断硬膜下积液占70.37%,骨瓣(5×7) cm~2~(6×11)cm~2占70.37%,均明显高于SDEH组的39.29%、42.86%、46.43%(P0.05);硬膜下积液组脑室内出血占9.26%、纵裂间积液占24.07%,均明显低于SDEH组的32.14%、50.00%(P0.05);两组性别比例、血肿位置、脑膨出、受伤原因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硬膜下积液诊断时间、脑室内出血、纵裂间积液与脑外伤DC术后SDEH具有密切关系。结论对SDEH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助于减少SDEH的发生,减低残疾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提高,其中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8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通窍活血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42例予口服尼莫地平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优于对照组的69.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PQ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脑外伤后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及肢体运动康复疗法。观察组注射肉毒毒素加用平衡阴阳针刺法。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比较注射前和注射后1月、2月、3月的改良Ashworth肌痉挛量表(MAS)、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FMA)评定情况。结果治疗后1月、2月、3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2月、3月观察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平衡阴阳针刺法可缓解脑外伤患者上肢肌痉挛症状,提高运动协调性,积极配合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对重症脑外伤术后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亚低温处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支持处理,未进行亚低温。比较2组治疗后1周血管紧张素Ⅱ和抗利尿激素水平,以及1周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后1个月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开始,观察组颅内压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脑外伤术后患者,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提高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及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50例脑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注射治疗10天.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对比加用参麦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及术后1~7天的大脑中动脉流速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指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情况.结果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废用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脑外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一系列系统、专业的护理指导,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废用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的ADL评分及废用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丁基苯酞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基苯酞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缺血、脑外伤、记忆障碍、惊厥等有治疗作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大面积脑梗塞,一旦发生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影响病人的预后,增加了手术后的残、死率。本院从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手术病人284例,其中并发大面积脑梗塞23例,从中获得一些体会,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