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7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4篇
  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东菱克栓酶为主治疗 和川芎嗪+胞二磷胆碱为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所获数据采用 x~2检验和 t 检验。结果:观察组 有效率93. 4%,对照组有效率80. 2%,两组基本痊愈和显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 ,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 05) 。 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肯定,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与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及银杏叶片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左、右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治疗前后痴呆修正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间左、右侧MCA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左、右侧M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研究组左、右侧MCA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左、右侧MCA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左、右侧MCA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间HDS、ADL、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HDS、ADL、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且研究组HDS、ADL、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联合银杏叶片可有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并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胞二磷胆碱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4例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72小时内,给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连用10天;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NBNA评分及MDI、PDI正常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小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复方丹参联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42例HIE患儿为对照组,2004年7月-2006年1月收治的38例HIE患儿为治疗组,通过对异常的神经症状、体征消失时间、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脑CT的复查结果作为疗效与预后评价的指标.结果:治疗组异常的神经症状、体征恢复时间、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脑CT的复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脑苷肌肽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较单一应用胞二磷胆碱临床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脑蛋白水解物组30例,用量20ml,qd,一疗程10~15d。胞二磷胆碱组36例,用量750mg,qd,一疗程10~15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蛋白水解物组显效率明显高于胞二磷胆碱组(P<0.05)。结论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4周后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脑内组织水分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及乳酸(lactate, Lac)和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 NAA) 的改变,以及胞二磷胆碱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异常的区域为 1H磁共振波谱分析(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 MRS)定位.结果脑缺血组脑缺血6 h后患侧Lac升高,24 h达高峰,3 d时开始降低;而NA A于脑缺血6 h即有降低,24 h降到最低,3 d后开始升高,7 d时接近正常水平,各时间点 Lac值和NAA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假手术胞二磷胆碱组无Lac产生,胞二磷胆碱对NAA及ADC值无明显影响.胞二磷胆碱组患侧与健侧的表观弥散系数比率[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tio, ADCR (ADCR=患侧表观弥散系数/健侧表观弥散系数)]及患侧ADC值较脑缺血组明显增加(P<0.05),胞二磷胆碱治疗后患侧Lac逐渐降低(P<0.05)以及NAA逐渐升高(P<0.05).结论 1H MRS 能够反映动物脑缺血后脑内代谢物的改变.胞二磷胆碱能够改善脑缺血后代谢物的变化并减轻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8.
林朝斌  陈伟芳 《海峡药学》2006,18(5):144-145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治疗的方法大多数降低眼压,对青光眼视神经损伤尚无有效的方法。本文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患者,获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胞二磷胆碱配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大剂量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疗程均为6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并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电图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MDA、NO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MMSE评分中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级、总分值,肌电图诱发电位FZ、PZ位点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振幅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胞二磷胆碱配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能够缓解DEACMP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促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赛庚啶、胞二磷胆碱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赛庚啶、胞二磷胆碱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1年5月-2006年5月确诊的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30例分为赛庚啶、胞二磷胆碱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急性期呕吐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年内发作次数较对照数明显减少(P均<0.01);治疗组在随诊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赛庚啶、胞二磷胆碱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患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