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815篇 |
免费 | 2021篇 |
国内免费 | 10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0篇 |
儿科学 | 196篇 |
妇产科学 | 398篇 |
基础医学 | 1205篇 |
口腔科学 | 563篇 |
临床医学 | 12939篇 |
内科学 | 2435篇 |
皮肤病学 | 98篇 |
神经病学 | 821篇 |
特种医学 | 19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1203篇 |
综合类 | 35383篇 |
预防医学 | 5771篇 |
眼科学 | 710篇 |
药学 | 15352篇 |
401篇 | |
中国医学 | 3518篇 |
肿瘤学 | 5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0篇 |
2023年 | 1415篇 |
2022年 | 1727篇 |
2021年 | 3046篇 |
2020年 | 1998篇 |
2019年 | 1759篇 |
2018年 | 706篇 |
2017年 | 1796篇 |
2016年 | 1890篇 |
2015年 | 2286篇 |
2014年 | 4284篇 |
2013年 | 4191篇 |
2012年 | 5195篇 |
2011年 | 5612篇 |
2010年 | 5319篇 |
2009年 | 5180篇 |
2008年 | 5333篇 |
2007年 | 5018篇 |
2006年 | 4537篇 |
2005年 | 4689篇 |
2004年 | 4254篇 |
2003年 | 4399篇 |
2002年 | 3618篇 |
2001年 | 3154篇 |
2000年 | 2320篇 |
1999年 | 1823篇 |
1998年 | 1477篇 |
1997年 | 1331篇 |
1996年 | 1122篇 |
1995年 | 988篇 |
1994年 | 743篇 |
1993年 | 511篇 |
1992年 | 406篇 |
1991年 | 346篇 |
1990年 | 302篇 |
1989年 | 378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26-72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七氟醚复合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全丙泊酚复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术后不同时间段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2h、24h、术后48h,两组血清S100β、血浆MMP-9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丙泊酚复合麻醉,脑保护作用较佳,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侧入法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行下肢手术的81例高龄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直入法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侧入法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不同穿刺路径两组穿刺情况(用时、成功率、穿刺次数),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观察患者术后腰背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短、次数少,且1次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同时患者术后腰背痛发生少、疼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切皮时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下肢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选择侧入法穿刺,1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麻醉效果理想,术后腰背疼痛发生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康医学》2019,(2)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在肝癌射频治疗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癌射频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麻醉,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1、T4时两组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MAP、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T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应用于门诊日间手术室肝癌射频治疗全身麻醉中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杨明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8):92-94
目的研究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普通组中患者行常规诱导麻醉,观察组中患者行预注右旋美托咪啶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应用效果。结果在T1、T4、T5时段,观察组患者HR、MAP水平均低于普通组,其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普通组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喉显微手术患者在应用预注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旁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日间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宫颈旁局部麻醉联合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到达手术室至离开手术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到达手术室至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05.24±12.62) min vs.(133.48±15.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3%vs. 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宫腔镜手术中采用宫旁阻滞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能够缩短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可以让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出院;同时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选取某院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舒适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GCQ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个性化护理,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9.
10.
许文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5):44-46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北票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以简易智能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麻醉深度,并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