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8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105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132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294篇 |
预防医学 | 68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504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47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征订启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伟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0):616-616
目的 了解儿童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情况及常见的合并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36例儿童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36例中男女比例为1:5;8/21例检出CT和/或UU感染;经用青霉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等治疗后获愈。结论 女童较易间接接触感染淋病,可同时合并CT和UU感染,控制成年人性病是预防儿童淋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瞿治平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4,2(1):62-62
70年代初文献报道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降低;用叶酸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加频,这就引出了癫痫发作的叶酸假说,即叶酸与抗癫痫的机理问题。很多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可使癫痫患者叶酸水平降低,从而能控制癫痫 相似文献
3.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6,2(1):75-75
罗氏芬(Roccphin)是罗氏有限公司(F.Hoffmann-LaRocheLid.)生产.经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重新包装的第三代头抱菌素,化学名为头抱三嗪(Ceftriaxone). 相似文献
4.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0-13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戊四氮35 mg·kg~(-1)进行造模;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大鼠继续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大鼠继续腹腔注射戊四氮,在此基础上,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拉莫三嗪20、30、60 mg·kg~(-1)·d~(-1)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共2周。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P<0.05,P<0.01);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短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显著增加(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记忆探索正确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1);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拉莫三嗪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医学综述》2017,(6)
目的探究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每次250 mg,每日2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片治疗,每次25 mg,每2日1次,14 d后增加至25 mg/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3个月、治疗开始后3个月及治疗开始后4~6个月的癫痫月平均发作情况及治疗6个月疾病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94%(57/62)比79.04%(49/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个月、治疗开始4~6个月的月平均癫痫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3个月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下降速度更快[研究组:(8.1±2.2)次/月、(3.3±0.7)次/月比(13.9±3.9)次/月;对照组:(9.8±2.4)次/月、(5.8±1.1)次/月比(14.1±4.3)次/月],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升高速度更快[研究组:(78±12)分、(94±13)分、(64±10)分;对照组:(72±11)分、(84±15)分比(66±11)分],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过程中累计出现皮疹、腹泻及嗜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9%(7/62)比12.91%(8/62),14.52%(9/62)比12.91%(8/62),17.75%(11/62)比11.29%(7/62),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疑难病杂志》2019,(3)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8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PTN患者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与拉莫三嗪组(n=59)。对照组以奥卡西平治疗,拉莫三嗪组以拉莫三嗪治疗,均治疗90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SDS))及睡眠情况(PSQL)、健康状况评分,检测血清β-Ep、VIP、TNF-α、IL-1β等疼痛因子,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拉莫三嗪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3%vs. 69.49%,χ~2=7.468,P=0.006)。治疗后,拉莫三嗪组VAS、SAS、SDS、PS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8.178、17.825、17.522,P均=0.000),健康状况评分8项均高于对照组(t=10.113、13.917、13.038、12.837、15.226、13.446、13.012、13.057;P均=0.000)。拉莫三嗪组血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t=7.073,P=0.000),VIP、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7.937、11.066、11.536,P均=0.000)。拉莫三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8%vs.22.03%,χ~2=7.169,P=0.007)。结论拉莫三嗪治疗PTN可抑制疼痛因子生成,缓解或解除患者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本质上与“伤害感受性疼痛”有所不同。伤害感受性疼痛由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介导)并沿固定的通路传递电化学冲动到达较高级的背角中枢而引起,其传入有害冲动的调节发生在脊髓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则与之相反,其出现可提示体内已有神经组织损害,虽没有固定的通路,但原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抗癫痫药物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性成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癫痫对照组(PTZ)、托吡酯(TPM)组及拉莫三嗪(LTG)组,每组10只.除NS组外,其他3组用PTZ点燃.治疗2周后用莫礼斯(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功能.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PTZ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P 《0.05.P《0.01).LTG组测试成绩提高很快(P《0.01),成绩优于NS组.TPM组测试成绩提高慢,无显著性差异,较NS组差.在寻找平台象限和在平台象限逗留时间的测试中,TPM组寻找时间最长,逗留时间最短,两项成绩均不如其他组(P《0.05,P《0.01),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M可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判断功能,LTG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判断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