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921篇 |
免费 | 4751篇 |
国内免费 | 53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69篇 |
儿科学 | 289篇 |
妇产科学 | 607篇 |
基础医学 | 2238篇 |
口腔科学 | 103篇 |
临床医学 | 33831篇 |
内科学 | 3992篇 |
皮肤病学 | 252篇 |
神经病学 | 1933篇 |
特种医学 | 110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7篇 |
外科学 | 4262篇 |
综合类 | 24940篇 |
预防医学 | 15176篇 |
眼科学 | 123篇 |
药学 | 11488篇 |
516篇 | |
中国医学 | 9181篇 |
肿瘤学 | 1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22篇 |
2023年 | 3619篇 |
2022年 | 4490篇 |
2021年 | 7700篇 |
2020年 | 4808篇 |
2019年 | 3564篇 |
2018年 | 1452篇 |
2017年 | 2779篇 |
2016年 | 2491篇 |
2015年 | 2615篇 |
2014年 | 5742篇 |
2013年 | 4990篇 |
2012年 | 6313篇 |
2011年 | 6526篇 |
2010年 | 6256篇 |
2009年 | 5704篇 |
2008年 | 6204篇 |
2007年 | 5047篇 |
2006年 | 4538篇 |
2005年 | 4555篇 |
2004年 | 4574篇 |
2003年 | 3826篇 |
2002年 | 2946篇 |
2001年 | 2319篇 |
2000年 | 1639篇 |
1999年 | 1397篇 |
1998年 | 1076篇 |
1997年 | 822篇 |
1996年 | 610篇 |
1995年 | 439篇 |
1994年 | 383篇 |
1993年 | 245篇 |
1992年 | 218篇 |
1991年 | 185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6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在ICU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由专业康复团队(由ICU医生、护士、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入住ICU48 h内),比较两组呼吸循环情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事件(坠床、管路脱出、压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谵妄发生率、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循环功能(血压、心率)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坠床、管路脱出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氧饱和度、压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缩短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肌力恢复、降低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提高危重症患者...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我院住院医生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标准病历共521例,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采用相应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以手足十二针、火针为主,康复训练以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为主,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评价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总体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软瘫期组与痉挛期组、相对恢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痉挛期组和相对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青年组与中年组、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能与运动功能分期、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锻炼对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术患者10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进行电针配合锻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肘关节活动度、治疗后7d HSS评分和VAS评分、治疗后14d HSS和VA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肘关节活动度、治疗后7d HSS评分和VAS评分、治疗后14d HSS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术患者实施电针配合锻炼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家庭功能角度探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变化与需求,进一步为特殊家庭的扶助策略和养老政策提供完善思路。方法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云南省4个市/县随机抽取98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父母作为研究组,同时根据性别、年龄和居住地按1:1的比例匹配普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作为对照组,通过半结构化问卷和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对两类家庭的家庭功能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普通独生子女家庭在7个家庭功能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是家庭问题解决、角色和情感反应维度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则是总体功能(P=0.003)、问题解决(P=0.009)、情感反应(P=0.001)和行为控制维度(P=0.025)的危险因素。农村居住地是角色维度的危险因素(P <0.001)。离异/丧偶是家庭问题解决(P=0.008)、沟通(P=0.038)和情感反应功能(P=0.024)的危险因素。结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但却是维系家庭总体功能的重要基础,不同年龄段和居住地也使得不同家庭的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因婚姻导致的情感问题也是这类家庭中年迈父母面临的一大困境。相关政策制定应进一步"精准化"... 更多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也叫缺血性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当中的常见类型,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现已被看作是损害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病因之一[1~2]。近些年,我国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使脑梗塞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半数以上脑梗塞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对其日常活动、生活质量带来严重负性影响。所以,如何确保提高脑梗塞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已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随着相关临床实践研究的增多,发现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本病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为此,本文选择我院脑梗塞患者为对象,辅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操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腰椎活动度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IL-1β、TNF-α及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前屈、后伸、侧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遵医治疗、康复运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及治疗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能减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且两种方法干预能降低机体炎症瀑布联级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曾被认为“无药可治”,实际上在充分理解与发挥自噬赋予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愈本能基础上,科学地
运动锻炼、营养代谢控制与物理治疗等康复医学手段与技术一起能在骨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