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75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及其多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肠癌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血清MIC-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IC-1水平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有明显差异,P<0.05;MIC-1、CEA、TPS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肠癌敏感性显著高于CEA,P<0.05。结论 MIC-1在肠癌特别是早期肠癌的检测中,敏感性高,有较高的检测价值,MIC-1、CEA联合TPS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对104例BPH患者,施行TUEVAP术。结果手术时间30~95min,术中无1例输血,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3~5d拔出导尿管,排尿通畅。随访30~90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8.1±2.1)分术后下降至(8.2±0.6)分(P<0.01),最大尿流率由术前的平均(5.2±0.5)ml/s,术后升至(16.4±1.7)ml/s(P<0.01)。结论 TUEVAP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年龄组第三磨牙(M3)的发育程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756例5~18岁青少年,通过对全颌曲面断层片的观察分析,将M3牙胚发育程度按Nolla分期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岁时男孩女孩均无M3牙胚组织出现,7岁时,女孩开始出现M3牙胚组织,而男孩从8岁时开始出现。男女均在11,岁后,M3的发生率趋于稳定。M3缺失4个、3个、2个、1个的比例分别为4.2%、3.6%、13.3%、10.9%;M3的发育阶段个体年龄差异较大。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孩的M3发育较男孩早,不论男孩还是女孩,M3牙胚的发育稳定年龄提前。M3的发育无明显固定的发育时间和年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Let-7a对体外生长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的Let-7a和siRNA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分别为Let-7a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C—my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转染24h后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Let-7a组的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1;在MCF-7细胞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62kD的特异性条带,与C-myc相对分子质量相符,Let-7a组特异性条带明显弱于对照组;Let-7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转染24h后,Let-7a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t-7a对体外生长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C-myc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靶向S100A4短发夹RNA(shRNA)对MCF-7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100A4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使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s100A4的表达水平,经过脂质体介导将S100A4-shRNA表达载体转染人MCF-7细胞,G418筛选及克隆化培养。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试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变化。结果经测序鉴定证实S100A4-shRNA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转染48h后,所构建的S100A4-shRNA-1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中S100A4表达;MCF-7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但侵袭力和迁移力明显下降。结论S100A4在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沉默其表达可抑制MCF-7的侵袭力和迁移力从而抑制其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丙氨酸(Ala-A)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2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原发性117例、复发性10例)、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HIF-1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Ala—A。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复发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于原发性者(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ALa-A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P均〈0.01);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与ALa-A呈负相关(r=0.860,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HIF-1α和ALa-A水平有异常变化,可作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指标,并可用于评价其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白介素-23mRNA在川崎病患儿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33例,健康儿童35例.取患儿淋巴组织穿刺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白介素-23mRNA,ELISA方法测IL-6、IL-12和IFN-γ含量.结果:IL-23p19的基因表达量在两组中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川崎病组血清IFN-γ、IL-6、IL-12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的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23mRNA对川崎病患儿的诊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玉宁教授出生中医世家,其父刘庆国为豫南名医,刘师幼承家技,后师从我国肾病名医杜雨茂、叶传蕙、陈以平教授,长期以肾脏疾病之医、教、研为事,在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疗效肯定。笔者幸从师学,谨总结其经验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