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36篇 |
内科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68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2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4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adenamatoidmalformation)是一种罕见的儿科急诊疾患。现将我们治愈的1例报告如下.病史摘要患儿女,32天,因吃奶减退、哭吵2天,气急呻吟4小时急诊入院.无发热、咳嗽.一胎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4kg。母孕期正常.生后仅表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近年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对CNS相关疾病(帕金森病、脑卒中、Alzheimer's病、多发性硬化、抑郁症等)的发病和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与CNS疾病的相关性,以提高临床医师的对疾病新的认识,为CNS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PAAP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例小儿原发性肾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活性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发病期及缓解期CD4,CD4/CD8比值及sIL-2R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缓解期CD4,CD4/CD8比值及sIL-WR活性均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了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1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老年瓣膜病外科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诊断为瓣膜病,并行瓣膜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二尖瓣置换66例,主动脉瓣置换3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15例,三尖瓣置换2例,Betall's术+二尖瓣置换1例,同期行其他手术共105例.早期死亡率8.9%(11/123),并发症出现率41.7%(50/123),晚期死亡3例,其中与心脏有关死亡1例,死于反复心力衰竭.随访6个月~14年,96例存活,失访13例,随访率88.1%(96/109).心源性恶液质、心胸比>0.7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瓣膜病患者病因复杂,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 相似文献
5.
晶体心脏停搏液优于血液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液心脏停搏液和晶体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心脏停搏液组(B-rh)和晶体心脏停搏液组(C-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1(LDH-1)。结果术前除B-rh的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5);术后3d两组的CK-MB虽说已恢复到正常值,但五种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C-rh的CK和CK-MB,B-rh的CK,CK-MB和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d两组的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心肌酶释放均是B-rh的高。心肌酶的释放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ECCT无明显差异(P>0.05),CCT以B-rh为短[(77.2±34.6)min比(61.7±26.7)min,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晶体心脏停搏液优于血液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018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18例婴幼儿行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婴幼儿外科手术成功的方法和婴幼儿先心病的适当手术时机。方法对1992年12月至2004年7月间1018例3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进行总结。1018例中男性613例占60.2%,女性405例占39.8%。年龄39h~36个月,平均(14.3±10.3)个月,其中新生儿8例(0.8%),婴儿514例(50.5%),幼儿496例(48.7%)。体质量(2.3~18.5)kg,平均(8.6±2.9)kg。术前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183例占16.8%。本组病人非紫绀型819例占80.5%,紫绀病人199例占19.5%。1018例病人非直视手术87例占8.6%,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931例占91.4%。结果住院死亡58例,死亡率5.7%。不同年龄段住院死亡率分别为:新生儿为50%,婴儿为9.6%,幼儿2.7%。不同体重死亡率分别为<5kg者15.3%,5~10kg者6.2%,11~15kg者2.1%,>15kg者无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5%(150例),呼吸系统并发症占并发症的41.3%,循环系统占34.0%,其他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肺高压危象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出院的960例病人,758例获得随访,随访率78.5%,随诊时间2个月~10年6个月;晚期死亡1例,原因不明;室缺残余漏(VSD)6例,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疗,另3例因分流量小仍在观察中;智力障碍1例,为脑缺氧后遗症,慢性心力衰竭1例系法 相似文献
7.
8.
二维多普勒定量评价架桥前后乳内动脉血流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二维多普勒测定冠状动脉架桥(CABG)患者术前、术后乳内动脉(IMA)血流特性的变化。为判断IMA桥的通畅性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IMA架桥患者在术前测定原位的左、右乳内动脉(LIMA与RIMA)的直径(D)、流量(F)及时间流速积分(TVI),和心输出量(CO),并将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各指标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6h到10周两者的D与F,F/CO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对74例患者其中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25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EH+HC),和24例正常血压血胆固醇者(NT)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测定评价,并测定其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前列腺环素(PGI2)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EH+HC和EH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百分率FMD(%)均较NT组明显减弱(P均<0.001),EH+HC组又较EH组明显减弱(P=0.021),而三组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EH+HC及EH组血浆NO,PGI2水平均较NT组减低(P均<0.01),EH+HC组又较EH组明显降低(P=0.027)。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时,内皮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高频超声是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简单、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心肌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方法 择期手术的冠心病患者52例,分为OPCAB组和CCABG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3,5,8日晨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glutamic-oxal (o)acetic transaminase,GO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同工酶1(LDH-1).结果 两组择期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第1天两组的心肌酶释放达到高峰(P<0.05),术后第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OPCAB组的所有心肌酶释放量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ABG组的CK-MB也恢复到手术前水平(P>0.05),但CCABG组在术后第5天和第8天的LDH和LDH-1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的CK-MB恢复到术前水平,但CCABG组其他心肌酶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都明显高于OPCAB组(P<0.05),CCABG组在术后第5天和第8天的LDH和LDH-1仍明显高于OPCAB的对应值(P<0.05).结论 OPCAB组的心肌的损伤要轻于CCABG组,表现为心肌酶的释放少而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