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生率为0.3%~0.7%,临床上以胫前出现大片黄色硬皮样斑块,并常伴发糖尿病为特征。发病年龄常为30~40岁,女性多见。该病变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加之临床少见,容易误诊,而合理的护理对本病的预后影响较大。我科于2006年10月收治了1例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护理,患者皮损渐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27岁。因婚后3年不孕,于2001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原发闭经,22岁后间断行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可来潮。3年前结婚,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子宫较正常小,双侧附件区无异常。B超查:子宫正常2/3大,内膜0.5cm,双侧卵巢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HS-GC-MS/MS)法测定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中微量的基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方法 采用三重四极杆GC-MS/MS,Agilent VF-WAX ms(30 m×0.25 mm,1μm)色谱柱,载气:氦气;恒流模式1.0 mL·min-1;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30℃,顶空温度130℃;质谱采用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离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进行专属性、系统适用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考察。结果 NDMA与相邻色谱峰之间分离效果良好;NDMA在7.0~10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3.5 ng·mL-1,定量限为7.0 ng·mL-1;NDMA低、中、高质量浓度(56、70、84 ng·mL-1)回收率为95.6%~109.3%,RSD为4.0%(n=9);重复性试验N...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的成功率 ,我们探讨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注射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与 IVF-ET结果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自 2 0 0 0年 2月 1日至 2 0 0 1年 1 0月 3 1日在本中心接受 IVF-ET治疗的输卵管性不育患者 1 0 1例、1 65周期 ,平均年龄3 1 .4岁 ,基础血清雌二醇 ( E2 ) ( 1 2 .8± 4.83 )pmol/L,卵泡刺激素 ( FSH)≤ 1 2 U/L。2 .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 :78个周期采用长方案 ,于前次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 (月经第2 2~ 2 3天 ,即排卵后 7d)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 Gn RHa,…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低渗水肿钝性分离法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部分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5月期『日J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109例(109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移植术中均采用无菌注射用水和钝性器械辅助分离的方法,移植供体为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移植片。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观察角膜移植片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分析术中植床穿孔率、术后双前房现象、移植片排斥反应率、原发病复发、高眼压及青光眼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达到或超过0.4者89眼,0.1~0.3者16眼,低于0.1者4眼。有4眼发生后弹力层微小穿孑L(3.67%),术后双前房现象在1~2周内消退。角膜上皮延迟愈合2眼,原发病复发4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眼、细菌性角膜炎1眼、真菌性角膜炎1眼),一过性高眼压1眼,经治疗均得到良好控制。无内皮型排斥反应、继发性青光眼和自内障发生。结论低渗水肿钝性分离法在深板层角膜移植中对治疗凶角膜基质混浊而致盲的角膜疾病疗效确切,手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减少,故而更易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1型糖尿病(DM)免疫干预的分子机制。方法20只NOD小鼠随机分为AP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观察两组NOD鼠DM发生率和胰岛电镜超微结构,应用RT-CPR检测两组小鼠胰腺内Fas、iNOS、Bcl-2、SO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PS组1型DM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PS组3/10,30%;NS组9/10,90%),平均发病时间也明显延缓[APS组(26.25±5.68)周,NS组(21.8±6.78)周,P<0.05]。ASP组胰岛超微结构保存完好,β细胞胞核、核膜完整,内质网无扩张、线粒体无增多,分泌颗粒丰富。RT-PCR结果显示,APS组Fas、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Bcl-2、SOD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APS能纠正NOD小鼠氧化或凋亡的免疫失衡状态,预防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虚拟图书馆是全球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产物。它没有固定的、具体化的图书馆形态,也不是单指某一个图书馆电子化、数字化的结果,它是由网络上电子化的所有信息资源组成的一个虚拟概念。有专家这样定义:虚拟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脂肪、骨骼肌等人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6月期间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474名。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对其进行人体成分测量,并调查其患各种慢性病的情况,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慢性病数量与各人体成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年龄具有高度正相关性(r=0.75,P0.01),与性别没有相关性(r=-0.01,P0.05)。剔除年龄、性别因素后,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内脏脂肪面积、躯干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三者存在高度正相关性(r=0.71、0.61、0.60,P0.01);与体脂量相关性低(r=0.21,P0.01);与上、下肢脂肪量无相关关系(r=-0.06、0.03,P0.05);而与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四肢骨骼肌质量、躯干骨骼肌质量存在中度负相关性(r=-0.51、-0.50、-0.53、-0.53,P0.01);与BMI、基础代谢率、蛋白质、骨矿物质存在中度或高度负相关性(r=-0.60、-0.56、-0.42、-0.65,P0.01);与腰臀比(WHR)存在低度正相关性(r=0.23,P0.01)。结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与年龄、内脏脂肪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全身的骨骼肌、BMI、营养;而与四肢脂肪量、WHR相关性差。老年人除了应注意维持下肢肌肉量,还要充分重视核心肌群的锻炼,以减少内脏脂肪。同时老年人在营养上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将近年来本科室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后引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amiodarone-induced hypothyroidism,AIH)症4例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健脾消积口服液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3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脾消积口服液对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均采用相同的西医药疗法,即保肝及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32例加用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总缓解率分别为62.5%和40%(P>0.05);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分别为75%和53.3%(P>0.05);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及稳定率分别为68.8%和43.3%;两组患者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65.6%、37.5%和40%、2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消积口服液可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并有稳定瘤体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病情及延缓病情发展;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肝癌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