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降阶技术体系。方法通过广泛的文献分析, 小组讨论后初步确定技术体系, 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 专家权威系数为0.85, 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89(P<0.01), 函询专家经验丰富。构建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降阶技术体系可靠性高。构建的技术体系包括7项维度和56项技术条目。结论构建的暴力降阶技术体系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可靠性, 为医院工作场所实时应对暴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已经死亡。目前关于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索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至到达首诊医院时间的现状、影响因素,为缩短患者院前时间、及早到达医院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选取2018年3-11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过预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时间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6.50%。173例患者院前时间为12~20 350 min,平均为〔70.0(36.5,150.0)〕min。 不同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情况、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既往史(胃病)、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症状(胸或背部痛、大汗、呼吸困难)、疼痛程度、持续性疼痛情况、以前有无类似症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发病时间、发病时正在做什么、旁观者反应、自觉严重程度、入院方式、采取措施(打120,自己或让他人送去医院,呼叫或打电话寻求帮助,归因于其他疾病,尽量休息、放松,忍耐等待症状缓解,吃药)患者院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持续性疼痛情况、旁观者的反应、自觉严重程度、入院方式为打车、归因于其他疾病为院前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到达居住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越短、自觉症状越严重,院前时间越短;有持续性疼痛、发病时旁观者反应为采取就医措施、打120入院的患者院前时间较短;发病后归因于其他疾病的患者院前时间较长。需增强公众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知和警觉意识,发病后采取积极的就医措施,推荐打120入院。  相似文献   
3.
卫勤训练是应急卫勤力量形成的重要支撑点,是增强卫勤保障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决定着整个卫勤应急力量的成败。此次“5.12”汶川大地震,我院紧急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其中护理人员30名,在自然条件、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为此,笔者对护理人员平时卫勤训练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BDNF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DNF在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60岁以上绝经妇女中随机抽取136例,简易智能量表(MMSE)检测的认知功能,放射免疫法测血浆雌二醇浓度,采用PCR扩增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方法检测BDNF基因多态性.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妇女血浆雌二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 196A/G基因型分布在认知功能障碍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12),BDNF 196AG杂合子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对危险度是BDNF 196GG基因型的3.45倍(OR=3.45,95%CI:0.133~0.630,P=0.002),BDNF 196AA纯合子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对危险度是1.43倍(OR=1.43,95%CI:0.304~2.175,P=0.680).结论 BDNF 196A/G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障碍有关.BDNF196AG基因型是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5.
张涛  陈阳  张猛  贾晓军  邓娟  杨珩  周华东 《重庆医学》2008,37(7):680-682
目的研究重庆市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并发糖尿病,其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本科住院并进行了螺旋CT脑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CT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测定有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827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同时运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测评认知功能当天清晨测量血压,空腹抽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827例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中有糖尿病273例(25.47%),其平均MMSE评分为21.81±1.62,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糖尿病患者注意和计算能力显著低于无糖尿病组(P<0.01);在短程记忆、语言复述、书写、结构能力方面的分值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加快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源性proBDNF和内源性proBDNF对老龄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8月龄C57BL/6J鼠30只,随机分为3个组:proBDNF组、抗pro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量渗透泵连续6d向右侧海马注射proBDNF、羊抗proBDNF或BSA,浓度均为1μg/μL,速度0.2μL/h。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航行定位实验测定老龄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动物在月台所在象限时间的百分比。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天起,proBDNF注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抗proBDNF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短。各组之间游泳速度相差不显著。在空间探索实验中,proBDNF组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小,动物入水后无目的游动,而抗proBDNF组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增加,其运动轨迹主要集中于原平台所在位置。结论proBDNF能够降低老龄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阻断内源性proBDNF后能改善老龄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示proBDNF有着与成熟BDNF相反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安理申和恩必普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性痴呆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个组:安理申和恩必普联合治疗组60例,安理申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不使用防止痴呆药物。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进行MMSE评分、ADL评分的测评。结果安理申和恩必普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认知、行为能力较安理申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安理申和恩必普联合治疗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时间-信号曲线(time signal curve,TIC)以及相关定量参数在鼻腔鼻窦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鼻腔鼻窦肿瘤患者180例,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于术前接受DCE-MRI扫描,获得TIC曲线及相关定量参数,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DCE-MRI的TIC与相关定量参数诊断效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明确各参数预测鼻腔-鼻窦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K a p pa检验分析这种诊断方式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利用DCE-MRI检出良性96例(53.33%),恶性84例(46.67%),其中良性患者TIC曲线Ⅰ类占79.17%,较恶性患者更高,而Ⅲ类占0.00%,较恶性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的肿瘤直径为(2.39±0.64)cm,明显小于恶性患者的(3.98±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分别为(0.339±0.123)min-1,(0.060±0.034)min-1和0.531±0.136,其中Kep,Ktrans低于恶性患者,Ve显著高于恶性患者(P<0.0 5);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K ep预测恶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最佳截断值为0.509 min-1,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9.6%;Ktrans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0.205 min-1,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89.6%;Ve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0.385,敏感度为71.9%,特异度为82.2%;DCE-MRI诊断恶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 8.3 7%,91.49%,90.00%,90.48%,89.58%,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0.799。结论:DCE-MRI的TIC曲线及定量参数能为鼻腔鼻窦肿瘤性质的鉴别提供更多信息,诊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1月余,不伴咳痰,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入院。患者1周前于外院接受对症治疗后干咳有好转,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肺窗示左肺上叶舌段高密度结节影,大小约1.9 cm×1.5 cm×1.3 cm,边缘光整,无分叶及毛刺,近边缘可见条带状气体密度影(图1A),纵隔窗示结节密度均匀,CT值约15 HU(图1B);增强扫描静脉期结节呈轻度强化,CT值约31 HU(图1C)。CT诊断:左肺上叶结节,多考虑良性肿瘤。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大小约2.0 cm×1.5 cm×1.3 cm,质硬,与局部胸膜无粘连。术后病理:镜下见瘤组织呈小乳头状排列,被覆柱状上皮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p(+)、Vim(+)、TTF-1(+)、CEA(-)、Syn(-),Ki-67(阳性细胞数2%)。病理诊断:肺乳头状腺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8岁,以“左侧鼻塞伴间歇性头痛,左眼突出1年”入院。查体:左眼球轻度突出,活动可,鼻中隔明显右偏,左鼻腔见粉红色新生物,质中,表面尚光滑。CT:左鼻腔见约5.60 cm×6.80 cm×4.90 cm不规则软组织肿块,CT值约60 HU,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欠清,双侧上颌骨、眼眶内壁、筛骨及蝶骨骨质受压推移、吸收变薄,并见局部骨质破坏(图1A),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CTA可见供血动脉为左侧上颌窦动脉(图1B);诊断为左侧鼻腔及副鼻窦巨大占位,考虑肉瘤类病变。MRI:左鼻腔见不规则分叶状软组织信号,最大直径约7.40 cm,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病灶前半部分为稍高信号、后半部分为低信号(图1C),DWI呈不均匀高信号,邻近眶壁及斜坡骨质明显破坏;诊断为左侧鼻腔及副鼻窦巨大肿块,邻近骨质明显破坏并侵犯颅内,考虑富含纤维的恶性肿瘤。行鼻内窥镜下鼻内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鼻腔)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hemangiopericytoma,SFT/HPC)(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34(+),Bcl-2(+),Vimentin(+),SMA(灶+),Ki-67(约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