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超声与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GA)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差异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确诊的147例痛风患者150个膝关节的超声与DECT图像,根据膝关节解剖分为关节腔内及关节前方、后方、内侧和外侧共五个区域,对尿酸盐晶体(MSU)沉积部位进行细致定位。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膝关节不同区域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进一步采用McNemar卡方检验进行DECT与超声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结果 双轨征(82.1%,92/112)是GA患者最常见的膝关节腔内超声征象,腘肌腱及周围是关节腔外MSU较常见沉积部位(超声:51.6%,66/128;DECT:54.7%,70/128)。超声测及92个显示\"双轨征\"的膝关节及49个显示聚集体的膝关节中,均仅9个膝关节在DECT图像中发现对应位置的MSU沉积。在评估MSU沉积上,综合考虑聚集体、痛风石、双轨征三种阳性征象,超声总体阳性率高于DECT(87.3%比72.3%, P=0.001),且两种检查一致性较差(Kappa=0.153)。在不同区域:超声与DECT在内侧(Kappa=0.697)及外侧(Kappa=0.718)表现为高度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关节腔内(Kappa=0.289)及关节前侧(Kappa=0.303)一致性一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仅评估痛风石征象时,在关节内侧、外侧,超声与DECT表现为高度一致性(Kappa=0.685、0.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种检查在关节腔内一致性较低(Kappa=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 超声与DECT对GA均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但在不同解剖部位一致性不同,临床需要根据解剖位置具体评估。DECT对评估关节腔内MSU沉积有优势,超声对于早期、散在的MSU沉积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滤泡性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F-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甲状腺滤泡性病变,包括104例单发恶性结节[恶性组,含77枚甲状腺滤泡癌(FTC)及27枚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FVPTC)]及398例共416枚良性结节[良性组,含197枚甲状腺滤泡腺瘤(FTA)及219枚甲状腺瘤样增生结节];由低年资与高年资医师各1名记录结节超声特征并进行F-TIRADS评分。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F-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组间病变成分、内部回声、边界、钙化及小梁样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以≥7为最佳截断值,低年资医师根据F-TIRADS评分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77.40%、77.31%、93.06%及45.98%,而高年资医师分别为78.84%、81.25%、80.76%、93.89%及51.25%,后者效能高于前者(AUC分别为0.827及0.859,P<0.05)。结论 根据 F-TIRADS可有效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评估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临床疼痛程度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科就诊的109例痛风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4组:无疼痛组(n=25)、轻度疼痛组(n=25)、中度疼痛组(n=31)、重度疼痛组(n=28)。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疼痛程度与超声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ICC组内相关系数进行医师间超声图像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结果10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62±14.91)岁。4组患者之间临床分期(χ2=76.31,P<0.01)、痛风石检出例数(χ2=14.39,P<0.01)、痛风石数量(H=55.39,P<0.01)、滑膜内血流信号评分(H=15.49,P<0.01)、痛风石内血流信号评分(H=11.26,P<0.05)、超声血流总分(H=20.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滑膜血流信号(r=0.30,P<0.01)、痛风石内血流信号(r=0.35,P<0.01)、超声血流总分(r=0.43,P<0.01)均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客观地评估痛风患者的疼痛,滑膜及痛风石内血流信号与患者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在超声报告中提示血流信号分级对痛风患者的精准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头晕伴乏力3年余,再发4 d\"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患者回肠溃疡病史20余年,无明显诱因反复腹痛、贫血,曾于1997年10月于外院行肠梗阻手术。本次就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2.65×10 9/L,血红蛋白(Hb)43 g/L,C反应蛋白(CRP)<0.5 mg/L,红细胞沉降率(ERP)17 mm/1 h,粪潜血(+)。电子肠镜检查示:回盲瓣狭窄、回肠末端溃疡(图1)。下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示:回肠末段肠壁略增厚,浆膜面欠光整。超声检查示:6区(Cole氏法)可见一段异常肠管,近段局限性肠壁增厚,累及长度约3.6 cm,较厚处肠壁约为0.56 cm,层次欠清,以黏膜及黏膜下层增厚为著,肠腔狭窄,横截面肠腔面积约0.60 cm 2,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Limberg血流分级:Ⅲ级),近端肠管扩张,内径约为1.3 cm(图2A~C)。其远端另见一段肠管明显狭窄,累及长度约为4.0 cm,相应区域肠壁无明显增厚,厚约0.26 cm,层次尚清。动态观察可见肠内容物缓慢通过,横截面肠腔面积约0.71 cm 2,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近端肠管明显扩张,内径约2.0 cm。肠周脂肪组织未见明显增厚(图2D~F)。超声提示:右下腹局部肠管狭窄,较厚处考虑为炎性狭窄,较薄处考虑为纤维性狭窄可能性大。于我院行手术探查。术中见回肠末端吻合口处局限性狭窄,其近端肠管水肿增厚,与术前超声检查相符。遂行腹腔粘连松解、原结肠-回肠吻合口切除(图3A)、结肠-回肠吻合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考虑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ryptogenic multifocal ulcerous stenosing enteritis,CMUSE)。目前,给予患者匹维溴铵等改善胃肠功能药物以治疗,近期复查Hb 84 g/L,ERP 77 mm/1 h,余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荔枝核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方法小鼠iv卡介苗(BCG)5×106个菌/鼠;11天后再iv脂多糖(LPS)7.5μg/只,造成免疫性肝炎模型,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硫酰胺(TAA)所引起急性中毒模型。结果荔枝核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作用(P<0.01);血清的超氨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升高,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荔枝核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保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给小鼠iv卡介苗(BCG)5×106个菌/鼠,11d后再iv脂多糖(LPS)7.5μg/只,制备免疫性肝炎模型;参照文献用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硫酰胺(TAA)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5组,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P、ALB、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的作用(P<0.01);SOD的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及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超声风险分层系统(F-TIRADS)鉴别甲状腺滤泡癌(FTC)与滤泡腺瘤(FTA)的价值,并对比分析其与其他风险分层系统(RSS)的效能差异。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且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为FTC和FTA的325例患者的327枚结节,分为FTC组(81枚)和FTA组(246枚)。由2名超声医师根据F-TIRADS、2020年中国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指南(C-TIRADS)、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ATA指南)及2017年欧洲甲状腺协会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EU-TIRADS)对结节进行分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FTC发生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4种RSS的诊断效能。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成分、回声、边缘、钙化、小梁样结构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是预测FTC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OR=1.914、3.427、9.926、9.163、45.918、3.191、8.936,均 P<0.05)。在同一RSS中实际恶性率逐层增高且与推荐恶性率相符或接近(ATA指南除外)。四种RSS鉴别FTC及FT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F-TIRADS中FTC风险50%~90%、C-TIRADS 4B、ATA指南中度可疑结节、EU-TIRADS 4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808、0.827及0.836,其中F-TIRADS综合效能最佳(敏感性为82.72%,特异性为82.93%),与C-TIRADS、ATA指南及EU-TIRADS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均 P<0.05)。 结论 F-TIRADS能够有效鉴别FTA和FT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TIRADS、ATA指南及EU-TIRADS。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边界不清或成角、有边缘/环形钙化、以中心为主的血流或具小梁样结构的实性低回声结节要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深度学习方法识别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MTP1)异常超声图像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年2-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行MTP1超声检查的患者351例,共收集超声图像4 032张,包括2 040张阳性图像和1 992张阴性图像,根据不同采集切面分为足背图像集、足内侧图像集、足底图像集。所有图像集均按照6∶4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ResNet-50网络,分别在不同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建立单模型(MA)和多模型(MB)。分别在各测试集上进行效能检测,绘制两种方法识别MTP1异常超声图像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 成功建立两种深度学习方法,且两种方法在总体测试集上表现优异,识别异常MTP1超声图像的AUC分别为0.92、0.92,准确性分别为85.95%、86.57%,敏感性分别为83.60%、82.37%,特异性分别为88.36%、90.86%,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50, P=0.62)。与MB相比,MA在足背和足底图像测试集中AUC略低(0.95比0.96;0.83比0.86),在足内侧测试集中AUC略高(0.90比0.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区分MTP1正常和异常超声图像,且对不同切面超声图像具有较高的包容度,当训练样本量足够大时,无需对不同解剖切面单独建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ResNet18轻量深度学习(DL)模型基于第一跖趾关节(MTP1)声像图自动检测痛风性关节炎(GA)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60例疑诊痛风患者的2 401幅MTP1声像图,按4∶[1划分训练集(209例1 910幅图像)与测试集(51例491幅图像),手动标注图中GA病变。经预处理后采用ResNet18轻量网络构建DL模型,用于识别超声图像类别为正常或异常(存在任何GA表现),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评估以2个、3个、4个及6个残差块构建的模型1、2、3、4的效能,记录各模型计算量及参数量,于测试集进行验证,以筛选最佳DL模型。结果 模型1、2、3、4的计算量分别为7 558.27、2 963.73、4 012.33及6 093.39 M,参数量分别为4.61、4.91、4.91及5.28 M,模型2的计算量最少且参数量仅略多于模型1。测试集中4个模型的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2的敏感度高于而特异度低于模型3(P均<0.05),为最佳DL模型。结论 所获改良ResNet18轻量DL模型均可基于MTP1声像图自动检测GA;其中以模型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