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8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7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73篇 |
内科学 | 73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478篇 |
预防医学 | 17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9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84篇 |
肿瘤学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9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行为因素与十二指肠溃疡存在某种联系已被人们所认识[1,2],按心身医学的观点已将其划属心身疾病的范畴。但究竟哪些心理行为因素在该病发生过程中显示病因学意义,目前尚存在争议[3]。本文对100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和82例正常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期探讨某些特定的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便为该病的人群防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对象:DU病例来自石河子医学院一附院及兵团医院经胃镜确诊的患者,正常对照来源于患者的家属、同事或陪护人员。正常对照在观察过程中脱落18例,只有82例资料完整。全部观察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省人群的腹臂比况及其与高血压的患病关系,对高血病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云南省39396例人群的腹臂比值。结果呈正态分布,平均值为0.86±0.08。WHR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玉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12(3):76-76
患者李某某 ,女 2 4岁 ,因头疼头晕 ,反复发作 4年 ,加重半年来诊 ,并感颈僵 ,双肩部麻木 ,后枕部疼痛 ,经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查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TCD检测 :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流速及PI值均正常 ,椎、基底动脉流速快 ,右侧椎动脉流速明显增快至 75cm/s。脑CT正常。颅骨X线片见枕骨偏右一软骨瘤 3cm× 4cm ,有骨小梁破坏和新骨生成。讨论枕骨瘤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疾病 ,易漏诊 ,在做无创性TCD检查时 ,如能发现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 ,其出现椎动脉流速过快的原因可能为 :①可能与瘤体压迫邻近组织… 相似文献
4.
急性会厌炎是以声门上区为主的急性喉炎 ,发病急骤 ,进展快 ,如不及时治疗 ,可在短时间内阻塞上呼吸道 ,引起窒息。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收治本病患者 36例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 ,配合辨证施护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6例均经间接喉镜检查确诊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5 9岁 ,平均 2 6岁 ;病程 3小时~ 2天 ,平均 1天。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咽喉疼痛、吞咽困难 ,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恶寒烦躁 ,痰多粘稠不易咳出等症 ,舌红苔黄腻 ,脉弦而紧。治疗施护方法常规应用抗生素及肾上… 相似文献
5.
6.
7.
新生儿油浴保暖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离开母体后的保暖工作一直是广大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最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母体子宫腔内的温度环境较恒定,维持在37℃左右,母体外环境温度,受气候的影响,一般达不到37℃,尤其在冬天胎儿离开母体,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当保暖措施不当,有可能引起新生儿体温不升,皮肤青紫,甚至新生儿皮脂硬肿症,危及生命。我科于2006年3月开始对刚分娩的新生进行油浴保暖,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本组资料是我院妇产科门诊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的病例,其诊断标准,详细询问病史,继之观察外明部,阴道有无病变,在阴道窥器下取阴道分泌物涂片查菌。结果:①58例涂片查菌,有50例镜检发现霉菌,混合感染滴虫8人。②年龄最小者6岁1人,19~24岁5人,25~35岁40人,36~42岁8人,43~45岁4人,其中未婚占11人,已婚占47人,可见在生育期是其高危因素之一。③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其次是不注意卫生,外阴内裤不清洁。除1例6岁女孩因母亲患霉菌性阴道炎为接触传染外,30人承认传染来自患性病的伴侣,男27人不否认有不洁性… 相似文献
10.
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率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于孕晚期按1:1比例随机分为注射HBIG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出生2 h内均尽快注射HBIG 200 IU,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每次10μg,按0、1、6月方案注射.新生儿于7月龄及12月龄时检测外周血HBV标记物.结果 孕晚期注射HBIG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孕妇所生新生儿共103例,在7月龄、12月龄时均无HBV携带,阻断率均达100%.结论 新生儿出生2 h内尽快注射HBIG 200 IU,同时按0、1、6月方案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即可获得满意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孕晚期注射HBIG对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