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临时卵巢悬吊术是否能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卵巢粘连。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ISI 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等,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2月,收集关于临时卵巢悬吊术预防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术后卵巢粘连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共计302例患者。结果显示:临时卵巢悬吊术能降低EMs患者腹腔镜治疗后卵巢粘连的发生(RR=0.75,95%CI:0.64~0.87),可能有效缓解EMs患者腹腔镜术后大便困难(RR=-0.30,95%CI:-0.58~ -0.02),但并不一定能缓解患者痛经(RR=-0.75,95%CI:-1.92~0.41)、慢性盆腔疼痛(RR=-0.77,95%CI:-1.88~ 0.35)、性交困难(RR=1.25,95%CI:-0.86~3.37)及尿痛(RR=-1.51,95%CI:-4.22~1.20)。结论:运用临时卵巢悬吊术能减少腹腔镜治疗EMs患者术后卵巢粘连的发生,改善患者大便困难的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陈远航  何朗  严沁  李芷茹  张恒丽 《安徽医药》2021,25(10):2113-2116
目的 放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靶向治疗对晚期卵巢癌病人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晚期卵巢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全腹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TC)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4.
王璟  李超  李芷茹  王晓莉 《新疆医学》2014,44(11):20-25
目的:评价宫腔镜操作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促子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及the Cochrane Library's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筛选设置安慰剂或者未治疗组作为对照的RCT文章,选择Review Manager5.2软件对宫腔镜操作前需进一步扩张的宫颈数、宫颈扩张的宽度、扩张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及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1篇RCT文章,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米索前列醇可减少宫颈的进一步扩张[RR(95% CI):0.76(0.60-0.97,I2=82%],扩张后的宫颈宽度更宽[SMD(95% CI):(0.80cm (0.35,1.25),I2=96%],宫颈扩张持续时间更短[SMD (95% CI):(0.25 (-0.40,0.91),I2=97%],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RR(95% CI)-0.26(-0.72-0.19;I2=87%],且更容易发生宫颈裂伤、恶心、阴道流血、腹痛及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操作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的软化宫颈,使患者受益,但其安全性有待更多、更严格的RCT实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评价临时卵巢悬吊术是否能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卵巢粘连。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the ISI 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等,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2月,收集关于临时卵巢悬吊术预防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术后卵巢粘连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共计302例患者。结果显示:临时卵巢悬吊术能降低EMs患者腹腔镜治疗后卵巢粘连的发生(RR=0.75,95%CI:0.64~0.87),可能有效缓解EMs患者腹腔镜术后大便困难(RR=-0.30,95%CI:-0.58~-0.02),但并不一定能缓解患者痛经(RR=-0.75,95%CI:-1.92~0.41)、慢性盆腔疼痛(RR=-0.77,95%CI:-1.88~0.35)、性交困难(RR=1.25,95%CI:-0.86~3.37)及尿痛(RR=-1.51,95%CI:-4.22~1.20)。结论:运用临时卵巢悬吊术能减少腹腔镜治疗EMs患者术后卵巢粘连的发生,改善患者大便困难的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有效性,PF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的初产妇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研究组:低风险组(n=98)、高风险组(n=92)和PFD组(n=94);3个研究组根据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盆底康复治疗前后PFD的发生及改善、盆底肌肉的肌力变化情况,分析阴道分娩后PF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结果表明:低风险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及PF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风险组及PFD组治疗后盆底肌肉的肌力及PF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会阴侧切、阴道助产、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较,高风险组和PFD组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5);高风险组与PFD组比较,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例明显提高(P0.05);3组分娩镇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是否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二产程是否延长、产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是PF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而分娩镇痛与PFD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对阴道分娩存在PFD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康复治疗,可预防阴道分娩后PFD的发生,是PFD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二位最常见癌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5万人,约占全球的1/3,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外照射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结合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 ,BT),并同步顺铂化疗[1].放疗特别是近距离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治疗(image guided brachytherapy ,IGBT)是近年来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模式的重大突破,其靶区概念从传统的A点处方剂量演变成了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 的靶体积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参数,可进行靶区勾画,施源器重建,剂量优化,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标准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能X射线不同剂量率照射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克隆形成率、存活率及放射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指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采用2、6、10 Gy/min三个剂量率梯度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2、4、6、8 Gy。照射后置培养箱中继续培养12 d后0.5%结晶紫染色固定,计数大于50个细胞的克隆数。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根据单靶多击数学模型和线性二次方程(LQ)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求出三种不同剂量率下HeLa细胞相关放射生物学参数。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结果 (1)HeLa细胞在三种剂量率照射后,对克隆形成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0.04)。(2)三种高能X线不同剂量率照射下平均α/β值分别为3.28 Gy、3.35 Gy、3.93 Gy,SF2分别为0.79、0.78 、0.75,三种剂量率对生物学参数α/β、D0、Dq、SF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能X射线三种不同剂量率照射HeLa细胞后,随着高能X射线剂量率增大,HeLa细胞存活率趋势逐渐下降,生物学效应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化疗及基于MRI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初治的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Ⅱb-Ⅳa期)126例,所有患者接受IMRT盆腔外照射及MRI图像为基础的高剂量率三维近距离治疗,每次近距离治疗前需完善CT和/或MRI图像扫描,至少完成2次MRI图像扫描,高危临床靶区(HR-CTV)及危及器官(OARs)按照GEC-ESTRO标准定义,HR-CTV处方剂量达到80~85 Gy(EQD2),并同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使用CTCAE及RTOG标准评估毒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结果:靶区GTV、HR-CTV、IR-CTV D90平均EQD2分别为91.7(81.8~107.8) Gy、81.7(77.8~89.9) Gy、72.0(70.8~75.1) Gy(α/β=10)。100%处方剂量对应HR-CTV、IR-CTV的V100分别为 92.6%(89.9%~97.4%)和92.8%(88.5%~96.8%)。3年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5%、78.2%和80.9%。Ⅲ级慢性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5.8%,无Ⅳ级毒副反应。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及基于MRI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可耐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成像生物标志物是测定和表征肿瘤以及监测治疗反应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成像方法迅速呈现,其实用性需要系统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W-MRI)通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定量反映肿瘤内部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DW-MRI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包括靶区勾画、治疗反应监测和预后评价等显示出特有的应用价值.本文就DW-MRI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