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138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110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216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MAR(Iterative Metal Artifact Reduction, IMAR)算法对降低人工髋关节病人术区金属伪影的作用.方法:26例髋关节植入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CT(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进行成像,CT重建的管电压分别采用80kVp和130kVp.分别在人工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骨骼内选取4个感兴趣区(ROI),在每个ROI内测定出相应的平均CT值,并在同一扫描层面上远离人工髋关节的肌肉和骨骼内分别选取4个ROI作为对照,在两种管电压情况下比较IMAR和常规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s, FBP)两种算法的CT值.结果:IMAR算法与FBP算法对周围及远端肌肉和骨骼的CT值在两种管电压下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R均显示更低的CT值.结论:采用IMAR算法较传统的FBP算法相比能够明显降低人工髋关节植入后造成的金属伪影,并且采用IMAR算法结合高管电压较低管电压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 GV)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能引起致死性大出血.目前胃静脉曲张临床主要依靠胃镜诊断,随着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CTPV)应用于临床,其优势愈来愈受到重视[1].本研究应用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探讨64层螺旋CT对GV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CT图像后处理质控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CT图像后处理质控点的确定、更新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11月共21周CT图像后处理质控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 共发现1535个问题,包括FOV选择不当(26.7%),窗宽窗位调节欠佳(23.8%),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烟和饮咖啡对正常成年人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产生的短期影响。材料与方法 41名青中年健康志愿者进行吸烟试验,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6.6±11.8)岁,并分为吸烟史组(男21名)和无吸烟史组(男20名);19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进行咖啡试验,年龄范围22~27岁,平均年龄(24.4±1.4)岁,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磁共振灌注技术定量测量41名志愿者吸烟前后以及19名志愿者饮用咖啡前后枕叶、额叶、颞叶灰质和丘脑、基底节区r CBF。结果 (1)41名志愿者吸烟前后的各脑区r 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1名吸烟史组的吸烟前r CBF低于20名无吸烟史组,且在双侧枕叶、颞叶、丘脑以及左侧基底节区的r CBF差别较大(P均0.05)。(3)19名志愿者饮用咖啡后,双侧枕叶、额叶、颞叶灰质和丘脑、基底节的r CBF均产生明显降低的急性变化(P均0.05),且下降幅度分别为14.5%、16.5%、11.6%、11.7%、17.6%、15.7%、14.0%、14.3%、14.4%、15.4%,以右侧颞叶变化最为显著。结论基于3D ASL技术检测吸烟和咖啡对局部脑灰质血流量的短期影响,咖啡使r CBF发生降低的急性变化,吸烟对r CBF并未产生短期影响,而长期吸烟能导致r CBF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应用于正常人体肝脏血管研究的可行性,观察三维重建肝血管一般形态及分布规律。方法:3例正常受试者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上腹部扫描,图像采集后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tiy projection,MIP)、反向MIP(Reverse direction maximum intenstiy projection),重建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结果:重建图像清晰,可显示出6~8级血管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研究肝血管形态的有效手段,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显示肝血管全程及血管间的关系,对于活体肝脏血管的研究、临床应用、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胸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拟诊为肺部感染患者图像质量的影响,以优化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于该院拟诊为肺部感染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108例;以2020年2月3日为方案转换时间点,在此前为常规剂量(130kV,参考管电流为80mAs)组共48例,在此后为低剂量(110kV,参考管电流为20mAs)组共60例;两组均采用高级迭代重建算法(ADMIRE),重建层厚1mm。将数据传入MMWP4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同时数据传入PACS进行背景噪声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1)客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的SNR和CNR(7.33±2.12,181.07±48.13)显著大于低剂量组(3.81±1.06,93.95±2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规剂量组的CTDIvol、DLP、ED[(6.37±1.28)mGy,(241.83±63.31)mGy·cm,(3.39±0.89)mSv]显著大于低剂量组[(1.62±0.25)mGy,(63.79±10.92)mGy·cm,(0.89±0.15)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主观评价显示常规剂量组对背景噪声和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1.94±0.24)分,(4.08±0.35)分]与低剂量组[(1.97±0.18)分,(3.98±0.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满足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要求,该方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化参数后的运动敏感驱动平衡(motion-sensitized driven-equilibrium, MSDE)序列对颅内血管壁成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65名受检者采用优化前、后MSDE序列进行头颅MR扫描,主观评估优化前后整体图像质量和主要颅内动脉节段的管腔管壁成像质量,并客观测量脑白质、脑灰质、脑脊液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比较优化前后两组图像的差异。结果 参数优化后MSDE序列扫描时间由4 min 4 s缩短至2 min 29 s。优化后脑白质、脑灰质和脑脊液的SNR及CNR值均高于优化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图像质量、右侧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右侧颈内动脉C1段、双侧颈内动脉C4段、双侧大脑后动脉P2段的管腔管壁优化后图像质量优于优化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数优化后的MSDE序列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提升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内血管壁,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习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适应医学模式转变以及成长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临床实习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临床实习医院中缺少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临床实习教学中缺乏医德医风教育,无固定的临床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考研及找工作等严重影响临床实习计划及缺乏对实习生的考核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模式,从而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全面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