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难度分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8年4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2 70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获得随访的2453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胆囊破否、术后恢复等资料,结合术前检查判断指标,进行对比,我们尝试对LC术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以便为临床安排具有相应手术经验的医师提供量化依据.我们的目的是既要最大限度控制LC手术并发症,又要有利于增长手术医师的实践经验.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巨脾行腹腔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吸虫性巨脾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1例中转开腹,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130~200 min,平均150 min;1例中转开腹者术中失血量1500 mL,6例平均失血量200 mL;术后平均住院6.5 d,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血吸虫性巨脾行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但须具有良好的腹腔镜技术和开腹脾切除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49例采用LC+LT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情况良好,手术时间39~221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中取出胆道结石2~5枚,直径2~15 mm;术后2~3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6 d;全组术后胆漏1例(1/49,2.04%),经腹腔引流3 d后愈合,术后6 d出院。结论 LC+LTCBDE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凋亡表达。结果:(1)从正常子宫内膜直至子宫内膜样癌的PCNA表达逐渐增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PCNA表达逐渐增加,且各组之间PC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到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凋亡的表达逐渐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细胞、不同手术病理分期之间凋亡表达均有显著差异(皆P<0.01);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凋亡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3)PCNA表达与细胞凋亡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均呈负相关(分别r=-0.943,P<0.01;r=-0.976,P<0.01)。结论:PCNA是内膜细胞癌变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其在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细胞凋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内膜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一套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自评量表.方法 综合目前各种常用ALS功能量表及自评量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数字疼痛分级法,制定了ALS自评量表.结果 ALS自评量表共分3大项18小项.采用10分制,正常为10分,极差为0分,总分180分.自评量表包括:①延髓功能:语言、吞咽、口水、伸舌:②肢体功能:左上肢运动、左手运动、右上肢运动、右手运动、左下肢运动、右下肢运动、躯干运动、抬头、行走、爬楼;③其他:呼吸、肌张力、疼痛、肌肉不适感.结论 ALS自评量表专门用于ALS患者,能够客观、灵敏评定患者功能,简便实用、费时短.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瑞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1):63-63
作者2001年1月1日~2005年8月1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81例,其中行选择性胆管造影(IOC)6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在781例LC术中选择性IOC 69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无胆管结石诊断依据,其中男22例,女47例;年龄25~74岁,平均56岁。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17例,黄疸史11例,术前影像资料或术中探查发现胆总管增粗≥8 mm 31例,23例胆囊炎急性发作,13例肝损或隐性黄疸,16例胆囊内小结石伴胆囊管增粗≥4 mm,其中3例胆囊管结石。采用四孔腹腔镜法,腹腔镜下游离胆囊颈、管,尽量远离胆总管钛夹夹闭胆囊管靠近钛夹剪开胆囊管2mm,… 相似文献
7.
穴位缝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手术操作对胃肠功能的扰乱及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 ,使胃肠蠕动减弱 ,如术后过早进食将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不能进食又会加重机体消耗 ,不利于机体恢复。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尽早正常进食对术后机体的康复至关重要。我们根据针刺原理 ,采用穴位缝扎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为 1 998年以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者 1 54例及行阑尾切除手术者 1 65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1 58例及对照组 1 6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于手术结束后取穴足三里、…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23岁,由北京西山医院神经疾病研究治疗中心诊断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将嗅鞘细胞移植到患者双额放射冠部位。患者术后当天诉右手可以握拳,语言较术前清晰,四肢肌张力较术前减低,第2天双侧下肢肌张力较术前减低,第3天语言较术前明显清晰,面部表情较术前丰富。国际统一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显示,自嗅鞘细胞移植后4h开始,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有部分改善,术后第14天总分由术前109分降至97分:其中言语表达2→1分,面部表情4→3分,强直项中:颈3→2右上肢3→2左上肢3→2右下肢3→1左下肢3→2,手指拍打实验:右手4→3左手4→3,手运动:右4→3左4→3。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4例术后4周结果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胚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①病例资料:4例因出生时缺血缺氧确诊为脑性瘫痪的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4岁、岁、个月、岁。嗅92817鞘细胞由北京市虹天济神经科学研究院细胞中心提供,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4例脑性瘫痪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实验方法:根据术前MRI或CT片,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微创立体定向嗅鞘细胞移植术,选取双额放射冠为注射靶点,每侧注射1.0×106个细胞。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康复等常规处理。③实验评估:分别于嗅鞘细胞移植前、移植后4周采用脑瘫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脑瘫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①嗅鞘细胞移植术后4周,4例患者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未出现手术并发症。②脑瘫综合功能评定总分:病例1由92.5分增至94分,病例2由55分增至56分,病例3由10.5分增至11.5分,病例4由9.5分增至13分。③脑性瘫痪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病例1由82.0分增至83.5分,病例2无变化,为16.5分,病例3由5.0分增至7.5分,病例4由5.0分增至8分。结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脑性瘫痪患者近期评价安全可行,可部分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