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related cough,GERC)疗效,分析GERC的动力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138例GER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分析手术的长期疗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特别是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1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位随访时间51(7~130)个月。138例GERC患者中治愈85例(61.6%),总体有效112例(81.2%)。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食管动力差是GERC术后无效的独立预测因子[ OR=3.810(1.373,10.573), P=0.01]。 结论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对GERC,尤其是难治性GERC的长期疗效理想,食管动力是影响GERC术后疗效的重要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肝胰壶腹附近的细小动脉、静脉、交感神经、淋巴管道的配布及数量关系。方法将人肝胰壶腹的375张连续石蜡组织切片分成3组,分别进行苏木精与伊红染色、抗Tyrosine Hydroxylase组化染色、抗LYVE1抗体组化染色后扫描,用Photoshop进行图像配准。使用Mimics21.0分别将扫描切片进行叠加、分割、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中,分析肝胰壶腹动脉、静脉、交感神经和淋巴管道及其分支在肝胰壶腹周围的分布和吻合情况,以及以上结构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肝胰壶腹区域的动脉、静脉相互伴行,弯曲走行,围绕在肝胰壶腹周围,紧密贴合肝胰壶腹管道分布;交感神经神经束分布清晰,围绕肝胰壶腹周围,伴随血管束走行;淋巴管道与血管伴行,围绕在肝胰壶腹管道表面与淋巴结周围。肝胰壶腹两层肌层结构区分清晰。结论 本研究为肝外胆道、胆囊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卒中便秘患者行耳穴埋豆联合按摩的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方法 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结合耳穴埋豆及按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相关指标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干预优良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6.8±2.0)h、排便间隔时间为(20.2±3.0)h及单次排便耗时为(6.3±1.2)min,对照组分别为(15.8±3.6)h、(32.0±4.1)h、(10.0±1.5)min,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便秘、腹痛、腹胀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耳穴埋豆联合按摩护理应用在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治疗中,对减轻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排便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食管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300例GERD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00例无反流症状,且胃镜检查未见异常的正常者(对照组),2组均采用HREM监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2组患者食团内部压力、食管长度、远端收缩延迟时间、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前沿速度(CFV)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远端收缩积分(DC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4总时间、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4的反流次数、立位和卧位pH<4的时间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REM在GERD食管运动功能评价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地反映GERD相关食管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食管外表现, 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由于涉及多个学科, 且缺乏特异性, GERC在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中的难度最大。近年来, 随着对GERC研究的加深, 很多关键问题已经形成共识, 2021年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咳嗽指南)给出了关于GERC诊治的很多重要指导。不过咳嗽指南中关于GERC外科治疗的部分并不多, 本文将着重从手术方式、现状、指征和疗效等方面概要阐述GERC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血清学标志物诊断不同程度梗阻性肾积水的敏感性及其判断肾功能预后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就诊单侧梗阻性肾积水并经手术完全解除梗阻3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分析血清标志物与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GFR)相关性。并综合相关危险因素指标对术后肾功能恢复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意义指标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轻、中度肾积水β_2-MG与GFR相关性最强(r=-0.427、-0.493,P0.01),对于重度肾积水Cys-C更具相关性(r=-0.716,P0.01)。最终多因素分析示:术前CysC、梗阻时限、皮肾质厚度、性别是肾功能恢复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β2-MG对轻中度肾积水,Cys-C对重度肾积水具有最佳诊断敏感性,术前Cys-C值高、肾皮质薄、梗阻时间长及女性患者术后肾功能不易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反流黏膜套扎术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2年以上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接受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且术前资料完整的顽固性GERD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治疗前后的反流相关症状评分、症状主观缓解程度、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停药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和再次治疗情况,并进一步统计分析术前评估结果对抗反流黏膜套扎满意率的影响。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136例。男67例,女69例,年龄[52(38,60)]岁。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4(50,56)]个月,12个GERD相关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消化道和食管外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分别为[70(40,95)]%和[70(30,95)]%。PPI停药率为78%,疗效满意率为68%。术前评估项目中仅症状-反流相关性阴性组的疗效满意率优于阳性组(χ2=4.926,P=0.026),其余项目的组间疗效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轻度吞咽困难、腹胀、腹泻、迟发性出血分别为7、1、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3例症状学复发和10例疗效不足患者再次接受内镜下治疗(n=5)或腹腔镜胃底折叠术(n=8),再次抗反流干预后11例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可减轻大部分入选GERD患者的多种相关症状,有较高的疗效满意率和PPI停药率。术前反流监测显示存在反流高敏感可能对疗效有不良影响。套扎术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但需注意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疗效不充分或复发的患者可再次选择内镜下治疗或抗反流手术。  相似文献   
8.
MRI为具有高软组织对比度、多序列和多参数成像能力的无创影像学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研究肺部疾病,但因肺部生理结构特殊及图像存在呼吸运动伪影等问题,其应用面临一定挑战。本文就MRI用于肺部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青海省10年以来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探讨今后的工作重点.方法:按全国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对青海省近10年来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国产儿138404例,监测出出生缺陷儿139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00.43/万;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忽高忽低有所不同;青海省高发的前五位畸形是神经管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围产期妇女所处环境,服用药物,接触致畸因素,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青海省2000-年-2007年高原地区发生547例出生缺陷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302例,非暴露组245例,分别对比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生时间,诊断时间,终止妊娠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暴露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