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12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中,有8例患者于术前行B超检查,3例患者行钼靶检查,均有阳性发现。1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7例在妊娠期间确诊的患者中,仅1例行人流术,另外6例行剖宫产;所有患者乳腺癌术后并妊娠结束后均行化疗,5例化疗后再行放疗,1例在妊娠结束后行内分泌治疗。随访期间(平均随访时间35.8个月),1例患者出现胸壁结节,2例盆腔多发转移并死亡,余9例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妊娠期乳腺癌可行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妊娠结束后可行化疗,妊娠期间不应行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占本院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2%.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7例,单纯乳腺切除术1例,乳腺肿物扩大切除术1例.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66.0岁,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窝淋巴结转移率57.1%,ER,PR,Her-2的阳性率分别为60.0%,100%,33.3%.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4.1个月.5年总生存率60.0%(3/5).2例死亡,其中1例高龄患者死于脑血管意外,另1例死于肝转移,余6例术后已生存10~149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男性乳腺癌因患病率低,易延误诊治.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本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乳腺癌组织(Ca)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or)中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酶)与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氟尿嘧啶(5-Fu)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 定量测定26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TP酶及DPD酶的表达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测定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CAP及5-Fu浓度.结果 TP酶在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是386.1163 ng/mg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为42.5682 ng/mg蛋白.DPD酶在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是209.528 ng/mg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为339.368 ng/mg蛋白.CAP/5-Fu比值范围是0.0804~5.0000.结论 在P=0.05水平上,癌组织中TP酶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DPD酶在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没有差异,但具有很强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0.43>rs0.05/2(26)=0.390,P<0.05).TP/DPD预测CAP/5-Fu的效能高于TP酶及DPD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breast cancer,NEB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连续收治的10例女性NEB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岁,并进行了24~177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结果:临床上,NEBC多表现为乳腺肿物,偶为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或乳头溢液.NEBC超声影像学多表现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实性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与一般乳腺癌相比无明显差异.7例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患者行保留乳头和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表现为乳头单孔溢液的患者接受了2次手术治疗,第1次为右乳病变导管及相关腺叶切除+超声引导下右乳肿物穿刺活检术,第2次于术为右乳单纯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NEBC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表达率较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嗜铬素A (chromgranin A,CgA)和突触素(synapsin,Syn)至少有一项表达为阳性.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1例患者死亡.结论:NEBC不同于乳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breast cancer with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BC-NE).国内NEBC患者年龄相对较轻,超声影像学具有特异性表现,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的疗效较好,尽管可发生复发或转移,但总体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与免疫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和非淋巴组织。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breast lymphoma,PBL)是指临床上以乳腺为原发部位的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根据“北京地区医院按诊断相关分类法(DRGs)付费和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课题总的安排,北京协和医院乳腺中心承担了乳腺癌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物降解吻合环在108例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降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108例使用吻合环行不同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中行小肠-小肠端端吻合术2例,回肠-结肠端端吻合术74例,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23例,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9例。2例因小肠肠管的直径太小致吻合失败,106例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占1.8%。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结论肠吻合术时使用吻合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效果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3只猫接受同种异体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6只于术后2—7d内死亡,其原因主要是肠吻合口漏引起腹膜炎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所致。生存超过7天的猫,有与上述动物类似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减轻;术后14d胰腺已转变成慢性炎症,十二指肠炎症减轻。生存最长的1只为33d.异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的手术方式是供胰的主动脉段与受体的腹主动脉段吻合,门静脉与受体的下腔静脉吻合;胰腺引流方式包括肠肠吻台和肠膀胱吻合,该模型可供胰腺移植研究所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80例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04年5月间共8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手术的经验.结果全组中直肠癌30例,肛管癌1例,共施行Dixon手术11例,Miles手术20例;结肠癌49例,施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1例,横结肠和左半结肠切除术各1例.中转开腹率20%,术中并发症发生率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5%,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清扫淋巴结12.5枚,平均随访12.6个月.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病人,结直肠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