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阐述了护士长在人际关系协调中的作用,分别从护际关系、医护关系、护患关系、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等4个方面谈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及人际关系协调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认为巧妙地协调好这些关系能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外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利用内镜手术图像放大和远距离操作的特点使手术更安全、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颈部无手术瘢痕的美观效果.我院于2003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至2006年12月共完成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51例,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2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FTS组(n=109)引入FTS理念进行护理,对照组(n=109)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对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FTS所倡导的无痛、无应激理念指导下的乳腺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5.
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构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乳腺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评价的量化指标,以获得较为科学的路径效果评价工具。方法:在访谈和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通过专家会议法初步确定后,采用Delphi法对23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采用AHP法对确定的各指标建立判断矩阵以量化评价指标。结果:4次专家咨询调查问卷回收应答率均为100%,4次专家权威程度α系数分别为0.8244、0.8597、0.9256和0.8434,咨询结果具有可信度。专家一致性系数为0.8279、0.8532、0.8767和0.8987。权重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结论:运用Delphi法确定评价指标后采用AHP法量化,根据权重系数所占比重排序评价指标项目依次为术后指导、术晨指导、化疗指导、康复指导、总体评价、入院指导、术前指导、出院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健康指导对患者生存质量重要性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以科学评价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会议法初步确定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23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3轮咨询。结果三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870;三轮调查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363、0.378、0.481(均P<0.01)。初步确立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评价8个一级指标即入院指导、术前指导、术晨指导、术后指导、化疗指导、康复指导、出院指导、总体评价和43个二级指标。结论乳腺癌围术期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对46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8例患者术后皮下积液73例,上肢水肿23例,皮瓣坏死5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4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个月。术后出现肺转移13例、骨转移8例、肝转移12例,3例出现局部皮瓣复发,2例出现对侧乳腺癌,8例死亡,病死率为1.7%。结论加强对乳腺癌患者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足三里穴位推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改善心脏术后患者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总院行心脏手术并发腹胀的患者259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实施足三里穴位推注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并采用传统护理方...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切口突出的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1%。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50万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就诊患者约在10万例左右。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是脑卒中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家庭肠内营养(home enteral nutrition, HEN)支持是院内营养的延续,其研究热度呈增长趋势。文章认为HEN能够降低患者住院率、住院相关并发症和医疗成本,提高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同时可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对病情稳定可在家庭或社区康复的卒中患者,HEN支持治疗是最佳选择。多学科营养管理团队能对HEN进行有效干预,使患者护理质量、营养治疗质量及安全性有一定保障。但由于HEN的具体措施尚无标准化流程等问题增加了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的难度和照顾者负担,且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完善使HEN使用受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