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0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97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6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68篇
综合类   1641篇
预防医学   13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8篇
  30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3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妊娠并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惠侧输卵管切除术,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和胎儿监护等护理措施,手术成功,患者恢复好,宫内胎儿继续妊娠并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下孕症85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1989—1990年,针对四川农村黄牛散饲养的情况,进行了奶牛鲜胚移植黄牛应用技术及其经营管理的研究,并用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的杂种母牛(以下简称西杂牛)作供体,进行了超排采胚与移植黄牛探索。用FSH和PGF_2α常规超排法和加预处理超排法,共处理黑白花奶牛供体58头,有效率81.0%(47/58),头均获卵7.2±5.2枚(340/47),获可用胚4.7±4.3枚(220/47);鲜胚移植黄牛受体92头,受胎率44.6%(41/92)。超排西杂牛供体27头,有效率85.2%(23/27),头均获卵5.9±4.6枚(136/23),获可用胚2.8±2.6枚(64/23);鲜胚移植黄牛受体17头,受胎率41.2%(7/17)。结果显示:2—3胎、3.5—5.4岁、产犊后90天以上健康母牛供体的超排效果最佳;供体发情周期的第3—5天,用低剂量FSH预处理可提高超排效果和获卵数;在农村异地远距离运送鲜胚,桑椹胚的移植受胎率显著高于囊胚;产后180天以上、非哺乳期、发情与供体同步或提前1天的受体黄牛,移植受胎率最高;结合农村黄牛改良,用西杂牛作供体就地采胚移植黄牛,不仅降低胚移成本费 用,也使黄牛直接生产出二、三代级进杂交牛,加快了杂交改良进程,有一定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农村的奶牛鲜胚移植黄牛的技术与经营管理措施,为在农村条件下开展该项技术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新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发生率也有增加趋势[1]。据统计,自然妊娠的EP发生率约为1%,IVF-ET的发生率为4%~11%[2],宫内外同时妊娠(HEP)的危险也增加。本工作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IVF-ET治疗后发生EP的病例,旨在探讨EP的高危  相似文献   
5.
卵细胞质移植是一项新的辅助生殖技术(ART),可用来有效治疗由于卵子老化造成胚胎质量差或虽然胚胎质量好但多次行ART失败的患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就卵泡质移植的工作程序、作用机制及其伦理争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应用GnRHa联合激素替代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取98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反复着床失败患者,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单纯激素代替周期方案,研究组49例患者行GnRHa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体质量指数、不孕时间、移植胚胎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质胚胎移植数、内膜厚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应用GnRHa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於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404-2406
胚胎移植技术是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授精之后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是胚胎工程的重要组成技术.它是将一头良种母畜配种后形成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或几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生殖器官的相应部位,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的个体,也有人通俗地称之为"借腹怀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阴道取卵术中常用镇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8月-2019年1月进行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410例,分为不用镇痛药物(69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100 mg(101例)、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140例)、盐酸哌替啶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主导卵泡径线大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首次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或ICSI-ET治疗的患者共557例,并根据HCG日最大卵泡径线分为:A组50例(18~19.5 mm),B组272例(20~21.5 mm),C组166例(22~23.5 mm),D组69例(≥24 mm)来分析注射HCG日主导卵泡大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A、B、C、D组妊娠率分别为50%,45.95%,33.13%,3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分别为39.76%,36.44%,22.37%,31.2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COH治疗周期中,主导卵泡在18~21.5 mm时决定注射HCG可以得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