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62篇 |
免费 | 824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65篇 |
内科学 | 368篇 |
皮肤病学 | 27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2667篇 |
预防医学 | 524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1167篇 |
30篇 | |
中国医学 | 8321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2篇 |
2023年 | 389篇 |
2022年 | 496篇 |
2021年 | 759篇 |
2020年 | 519篇 |
2019年 | 448篇 |
2018年 | 221篇 |
2017年 | 384篇 |
2016年 | 393篇 |
2015年 | 468篇 |
2014年 | 798篇 |
2013年 | 640篇 |
2012年 | 756篇 |
2011年 | 727篇 |
2010年 | 707篇 |
2009年 | 577篇 |
2008年 | 639篇 |
2007年 | 533篇 |
2006年 | 511篇 |
2005年 | 542篇 |
2004年 | 449篇 |
2003年 | 500篇 |
2002年 | 358篇 |
2001年 | 355篇 |
2000年 | 259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83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33篇 |
1994年 | 131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小儿具有"肾常虚,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吾师赵历军教授提出以"益气化湿"法治疗小儿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某 ,男 ,36岁 ,公务员 ,2 0 0 1年 12月 13日初诊。每到寒冬季节 ,凌晨起床之时 ,自觉鼻痒 ,喷嚏频作 ,清涕不断 ,伴身疲肢困 3年。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屡投中西药治疗罔效 ,前来就诊。刻诊 :鼻黏膜淡白 ,舌淡、苔薄 ,脉沉弱。证属肺脾气虚 ,卫阳失固。治宜健脾益气温阳散寒 ,佐以通窍。方拟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 :黄芪30 g ,党参 12 g ,白术 12 g ,柴胡 10g ,升麻 6 g ,荆芥 10 g ,防风 10 g ,辛荑 10g ,苍耳子 10 g ,川芎 10 g ,白芷 10g ,细辛 5g ,生姜 3片 ,甘草 5 g。每日 1剂 ,水煎服 ,连服 6天。12月 19日二诊 :药后 ,鼻… 相似文献
3.
益气健脾降糖丸治疗糖尿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根据中医理论,参照前贤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认为脾虚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制定了糖尿病从脾论治的治疗原则.应用益气健脾降糖丸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益气聪明汤系李东垣所创,由升麻、葛根、黄柏白芍、蔓荆子、人参、黄芪、甘草八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升阳、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的各种病症。笔者平尊古训,谨守病机,辨证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滋举例如下:1眩晕(高血压病)许某,男,63岁。于2004年9月8日初诊。高血压病史8年。近 相似文献
5.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张元素谓其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笔者现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就黄芪在治疗以气虚为主的疑难病症中的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益气升阳除热 益气升阳除热,即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所创。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治一切发热证而提出这一观点。《内外伤辩 相似文献
6.
7.
8.
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刘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5):22-22
笔者自1998年至2000年2年间采用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病例均来自本院妇科门诊,年龄在20~42岁不等,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长者为6a,最短者为3个月,其中12例以“不孕”就诊,14例以“痛经”就诊,2例以“性交痛”就诊,2例以“月经不调”就诊。1.2诊断标准症状:痛经、性交痛、不孕或月经不调为主症,体征: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在宫颈后上方或骶韧带处扪及一个或数个质硬的结节,常有压痛,尤以经期明显,或附件区及盆腔触及包块,或宫颈部见紫兰色结节。辅检:B超可显示内… 相似文献
9.
笔者 2002年 1月~ 2004年 3月采用自拟益气固冲方治疗崩漏辨证属气虚证患者 19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化疗是晚期肿瘤患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化疗易引起呕吐,严重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新型止吐药5-HT,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之一为便秘,1日内多次使用5-HT,受体拮抗剂易发生便秘。2002年6月~2004年6月,笔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5-HT,受体拮抗剂引起的便秘5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