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16篇 |
免费 | 718篇 |
国内免费 | 4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41篇 |
儿科学 | 524篇 |
妇产科学 | 1108篇 |
基础医学 | 983篇 |
口腔科学 | 119篇 |
临床医学 | 2812篇 |
内科学 | 2103篇 |
皮肤病学 | 448篇 |
神经病学 | 314篇 |
特种医学 | 57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8篇 |
外科学 | 1997篇 |
综合类 | 7747篇 |
预防医学 | 3160篇 |
眼科学 | 204篇 |
药学 | 3866篇 |
161篇 | |
中国医学 | 3253篇 |
肿瘤学 | 4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9篇 |
2024年 | 456篇 |
2023年 | 764篇 |
2022年 | 899篇 |
2021年 | 1255篇 |
2020年 | 1134篇 |
2019年 | 824篇 |
2018年 | 420篇 |
2017年 | 747篇 |
2016年 | 676篇 |
2015年 | 759篇 |
2014年 | 1197篇 |
2013年 | 1172篇 |
2012年 | 1354篇 |
2011年 | 1479篇 |
2010年 | 1279篇 |
2009年 | 1249篇 |
2008年 | 1582篇 |
2007年 | 1386篇 |
2006年 | 1277篇 |
2005年 | 1475篇 |
2004年 | 1264篇 |
2003年 | 1291篇 |
2002年 | 879篇 |
2001年 | 774篇 |
2000年 | 598篇 |
1999年 | 490篇 |
1998年 | 411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367篇 |
1995年 | 361篇 |
1994年 | 293篇 |
1993年 | 254篇 |
1992年 | 223篇 |
1991年 | 209篇 |
1990年 | 192篇 |
1989年 | 21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899年 | 1篇 |
187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天疮疮是一种以角航细胞粘着性丧失,棘层松解,皮肤粘膜出现松驰性水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从1992-1996年诊治1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4例中男7例,女7例:年龄24-58岁(平均40岁):病程1-60个月(平均9.2月)。14例天癌疮中寻常型7例,落叶型3例,红斑型4例,无增殖型。初发部位:头面部3例,背部3例,躯干部上肢2例,口腔回例,口腔、背部1例,躯干1例,枕、右肘1例,面部。躯干1例,左耳1例。皮疹分布范围:全身8例,口腔粘膜、躯干2例,会阴,全身2例,口腔粘膜、全身1例,躯干1例。1.2皮疹特点在外观正… 相似文献
3.
4.
孙宏斌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7,17(1):7-9
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通常会导致其复发,且复发后,PCA不再对雌激素治疗敏感,甚至对化疗物CDDP,VP-16也相对耐药。本文探讨了PCA从激素依赖向非激素依赖过渡的分子机理,认为组织因子IL-6和癌基因bcl-2扮演了重要角色,IL-6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激素性皮炎是近年来皮肤科发现的一个新病种,因长期涂用激素药物(含去炎松——肤轻松、尿素软膏、肤炎静、乐肤液等)而引起的一种面部接触性皮肤病。又称激素性依赖性皮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面热、面痒、面肿、面游风、粉刺、粉花疮等。为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笔者略有心得,管见所及,愿就正于诸同道。1病因病机 激素性皮炎,是因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病因或禀性不耐,或用药日久,药毒蓄积,或外感风冷。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引起激素性皮炎大致不外以下两端。一是患者夙有某种皮肤病史。如面游风、桃花癣、粉刺等。因此外用激素软膏,初起可能感觉良 相似文献
7.
8.
秋风萧瑟、秋雨连绵使人易生忧愁,这既有心理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原因。人大脑的松果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夏天,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分泌增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秘受到抑制,人的心情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