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148篇 |
免费 | 2608篇 |
国内免费 | 94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篇 |
儿科学 | 146篇 |
妇产科学 | 8255篇 |
基础医学 | 2846篇 |
口腔科学 | 73篇 |
临床医学 | 17071篇 |
内科学 | 3190篇 |
皮肤病学 | 596篇 |
神经病学 | 244篇 |
特种医学 | 175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2640篇 |
综合类 | 40146篇 |
预防医学 | 15947篇 |
眼科学 | 96篇 |
药学 | 17418篇 |
363篇 | |
中国医学 | 6506篇 |
肿瘤学 | 3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1篇 |
2023年 | 2072篇 |
2022年 | 2725篇 |
2021年 | 4529篇 |
2020年 | 3054篇 |
2019年 | 2946篇 |
2018年 | 1299篇 |
2017年 | 2702篇 |
2016年 | 2719篇 |
2015年 | 3083篇 |
2014年 | 5825篇 |
2013年 | 6012篇 |
2012年 | 6991篇 |
2011年 | 7749篇 |
2010年 | 7431篇 |
2009年 | 6777篇 |
2008年 | 6965篇 |
2007年 | 5977篇 |
2006年 | 5250篇 |
2005年 | 5016篇 |
2004年 | 4479篇 |
2003年 | 3801篇 |
2002年 | 3284篇 |
2001年 | 3054篇 |
2000年 | 2374篇 |
1999年 | 1959篇 |
1998年 | 1822篇 |
1997年 | 1570篇 |
1996年 | 1282篇 |
1995年 | 1109篇 |
1994年 | 845篇 |
1993年 | 570篇 |
1992年 | 453篇 |
1991年 | 347篇 |
1990年 | 271篇 |
1989年 | 309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称宫颈妊娠,极罕见,发病率约为1:18000.由于发病率较低,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手术中易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处理比较棘手。现将1997年1月-2004年12月2家医院收治的6例宫颈妊娠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催产素又叫缩宫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在妊娠早、中期催产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足月妊娠时,肌细胞趋于协调,催产素才能发挥催产作用.在引产过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子生命.下面介绍一下催产素在引产过程中怎样合理应用与观察. 相似文献
4.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处理时需平衡母儿两方面的利益,经常是产科医师面对的棘手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49例,探讨保守治疗延迟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薛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7(4):410-410
药物流产127例失败原因分析薛璇(南京妇产医院产科,南京210004)关键词药物流产;早期妊娠选自我院1995年1月—1995年12月年龄在18~40岁,闭经天数<49天,临床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共887例自愿行药物流产(简称药流)的妇女,其中127...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晚期妊娠引产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晚期妊娠引产76例,其中中期妊娠70例,晚期妊娠6例。米非司酮总量150mg,米索前列醇最大用量2mg,全部引产成功。分娩时宫缩痛轻、出血少、胎盘胎膜剥离完整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米索前列醇引产和79例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米索组:米索50μg置阴道后穹窿,给药 4h后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宫缩则重复给药,24h总量不超过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 2.5U加入5%葡萄糖 500ml静滴。8~10滴/分开始,最多不超过 50滴/分,用至5U,而无规律宫缩停止用药。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5%和85.4%,P <0.05,差异有显著性,产程时间分别为(7.6±3.3)h和(9.4±4.5)h,P<0.01,米索组产程明显缩短,宫缩过频及羊水污染率米索组偏高,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使其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宫缩类似生理性,易于承受;局部用药,可以自由活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方便,有效,副反应少,用药后的监测重点是防止宫缩过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