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984篇 |
免费 | 2493篇 |
国内免费 | 9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245篇 |
妇产科学 | 8987篇 |
基础医学 | 3186篇 |
口腔科学 | 81篇 |
临床医学 | 18876篇 |
内科学 | 3815篇 |
皮肤病学 | 677篇 |
神经病学 | 352篇 |
特种医学 | 19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3114篇 |
综合类 | 42585篇 |
预防医学 | 18347篇 |
眼科学 | 121篇 |
药学 | 18799篇 |
764篇 | |
中国医学 | 7054篇 |
肿瘤学 | 4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76篇 |
2024年 | 1611篇 |
2023年 | 2868篇 |
2022年 | 3588篇 |
2021年 | 5763篇 |
2020年 | 4826篇 |
2019年 | 3628篇 |
2018年 | 1668篇 |
2017年 | 3240篇 |
2016年 | 3142篇 |
2015年 | 3481篇 |
2014年 | 6277篇 |
2013年 | 6351篇 |
2012年 | 7321篇 |
2011年 | 8078篇 |
2010年 | 7683篇 |
2009年 | 6983篇 |
2008年 | 7185篇 |
2007年 | 6127篇 |
2006年 | 5390篇 |
2005年 | 5093篇 |
2004年 | 4552篇 |
2003年 | 3870篇 |
2002年 | 3335篇 |
2001年 | 3081篇 |
2000年 | 2410篇 |
1999年 | 1982篇 |
1998年 | 1836篇 |
1997年 | 1577篇 |
1996年 | 1301篇 |
1995年 | 1119篇 |
1994年 | 853篇 |
1993年 | 572篇 |
1992年 | 461篇 |
1991年 | 351篇 |
1990年 | 274篇 |
1989年 | 308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8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催产素又叫缩宫素,其主要作用机理为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在妊娠早、中期催产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足月妊娠时,肌细胞趋于协调,催产素才能发挥催产作用.在引产过程中使用得当则安全有效,反之,可危及母子生命.下面介绍一下催产素在引产过程中怎样合理应用与观察. 相似文献
2.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处理时需平衡母儿两方面的利益,经常是产科医师面对的棘手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49例,探讨保守治疗延迟分娩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晚期妊娠引产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中、晚期妊娠引产76例,其中中期妊娠70例,晚期妊娠6例。米非司酮总量150mg,米索前列醇最大用量2mg,全部引产成功。分娩时宫缩痛轻、出血少、胎盘胎膜剥离完整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米索前列醇引产和79例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米索组:米索50μg置阴道后穹窿,给药 4h后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宫缩则重复给药,24h总量不超过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 2.5U加入5%葡萄糖 500ml静滴。8~10滴/分开始,最多不超过 50滴/分,用至5U,而无规律宫缩停止用药。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5%和85.4%,P <0.05,差异有显著性,产程时间分别为(7.6±3.3)h和(9.4±4.5)h,P<0.01,米索组产程明显缩短,宫缩过频及羊水污染率米索组偏高,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使其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宫缩类似生理性,易于承受;局部用药,可以自由活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方便,有效,副反应少,用药后的监测重点是防止宫缩过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分析 1 4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资料 ,以探讨其对母儿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大 3 8岁 ,最小 2 1岁 ,平均年龄 2 4 6岁 ,初产妇 1 2 4例 (84 9% ) ,经产妇2 2例(1 5 1 % ) ,孕周 :2 8~41周。1 2 发生率 1 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8年间产科分娩总数 793 4例 ,妊娠合并心脏病 1 46例 ,发生率 1 84% ;其中妊娠合并先心病 5 2例 ,占 3 5 6% ;妊娠合并风心病 3 2例 ,占 2 1 9% ;在 84例先心及风心病例中 ,9例于妊娠前已行心脏手术 ,占 1 0 7% ,且心功能为…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般认为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对孕酮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 ,能有效地取代内源性激素的位置 ,抑制孕酮的活性。孕酮受体存在于下丘脑 ,垂体 ,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处 ,米非司酮与之结合 ,特异地阻断孕酮作用 ,引起蜕膜退变而终止妊娠。综合米非司酮的有关报道 ,不仅用于早期妊娠 ,在生殖健康等其他方面也广泛使用 ,综述如下。1 终止 16~ 2 4周妊娠吴氏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 16~ 2 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来自上海市 13所医院的 82 9例孕 16~ 2 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