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546篇 |
免费 | 4518篇 |
国内免费 | 24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4篇 |
儿科学 | 575篇 |
妇产科学 | 467篇 |
基础医学 | 4598篇 |
口腔科学 | 404篇 |
临床医学 | 8796篇 |
内科学 | 6387篇 |
皮肤病学 | 641篇 |
神经病学 | 1412篇 |
特种医学 | 18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1篇 |
外科学 | 3302篇 |
综合类 | 18355篇 |
预防医学 | 4990篇 |
眼科学 | 416篇 |
药学 | 8529篇 |
152篇 | |
中国医学 | 11171篇 |
肿瘤学 | 30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292篇 |
2023年 | 2319篇 |
2022年 | 2664篇 |
2021年 | 3166篇 |
2020年 | 2317篇 |
2019年 | 1845篇 |
2018年 | 1003篇 |
2017年 | 1523篇 |
2016年 | 1701篇 |
2015年 | 1995篇 |
2014年 | 2922篇 |
2013年 | 2884篇 |
2012年 | 3682篇 |
2011年 | 3957篇 |
2010年 | 3552篇 |
2009年 | 3552篇 |
2008年 | 4071篇 |
2007年 | 3431篇 |
2006年 | 3358篇 |
2005年 | 3799篇 |
2004年 | 3564篇 |
2003年 | 3255篇 |
2002年 | 2524篇 |
2001年 | 2131篇 |
2000年 | 1713篇 |
1999年 | 1203篇 |
1998年 | 1081篇 |
1997年 | 893篇 |
1996年 | 754篇 |
1995年 | 790篇 |
1994年 | 629篇 |
1993年 | 418篇 |
1992年 | 364篇 |
1991年 | 305篇 |
1990年 | 293篇 |
1989年 | 280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基因型和替诺福韦酯耐药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并分析替诺福韦酯耐药位点突变与HBV-DNA量和HBe Ag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住院及门诊就医的2707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常见的核苷(酸)类治疗乙肝病毒的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分析不同HBV基因型和替诺福韦酯耐药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并分析替诺福韦酯耐药位点突变与HBV-DNA量和HBe Ag之间的关系。结果 2707例患者中,共有52例(1.92%,52/2707)患者检测到替诺福韦酯耐药相关位点的突变,变异率为1.92%。52例患者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65.38%(34/52),B型次之占34.62%(18/52)。检出与替诺福韦酯(TDF)耐药相关位点突变(A194T、N236T、A181T/V),耐药不敏感性I (1.92%,52/2707)。其中A181T/V位点单独突变率最高(19.23%),N236T位点单独突变率次之(15.38%);检出与替诺福韦酯耐药相关位点单独变异情况,在HBV-DNA中、低水平两... 更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肺栓塞患者,按信封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联合组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均显著上升,其中联合组PaO2上升幅度大,而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组下降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结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功能,降低机体D-二聚体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柱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三柱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并以三柱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与单、双、三柱骨折比较,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骨折愈合时间最短,术后10个月HSS评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双、三柱骨折的骨折愈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均无骨折延迟愈合、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以及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14例三柱骨折患者中术后1例切口感染、2例关节僵硬; 23例双柱骨折患者中术后2例关节僵硬; 32例单柱骨折患者中术后1例关节僵硬; 11例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术后无切口感染及关节僵硬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各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柱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6.
7.
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为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仍十分严峻。患者的及时上报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报告率的上升有助于提高结核的治愈率以及卫生机构对结核患者的管理强度。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直接影响结核病的报告率,影响疾病传播和患者管理,是控制结核发病的基础。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分子诊断技术检测速度快,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高,绝大多数技术成本低廉,可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现阶段临床上实际应用的结核诊断技术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与年龄因素等带来的影响,剖宫产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凝血功能通常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进入高凝状态,加之产褥期腹腔压力的增加,往往会造成产妇下肢静脉出现血液回流障碍,最终引发下肢静脉血栓[1,2]。低分子肝素钙是较为常见的抗凝血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间歇性气囊加压则属于气压治疗,能通过物理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减小静脉血栓发生率[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剖宫产产妇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物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分子诊断指导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共识。文章就分子诊断技术在肺癌中的研 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