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小儿具有"肾常虚,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吾师赵历军教授提出以"益气化湿"法治疗小儿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唾液氧化应激和免疫指标与儿童龋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龋病患儿107例(龋病组),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分为低龋亚组(0~4,42例)、高龋亚组(≥5,65例),另选择83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组当日均采集唾液,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揿针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纳入的4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1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和口服维生素B12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观察组(针灸结合揿针组)与对照组(针灸组)在治疗4周后未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在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0.5%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6.2%(P0.05)。结论针灸结合揿针组在缩短针灸治疗疗程及提高针灸治疗疗效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揿针治疗面瘫的进一步临床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与掌握卫生勤务的基本概念,不仅是学习卫生勤务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卫生勤务"作为卫生勤务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诠释卫生勤务学的关键名词术语,但现行教材与工具书在对其概念界定方面存有不统一的现象,这势必对正确把握概念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带来影响.笔者试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近4年肠道病原菌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监测北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组成及耐药状况,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常规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经生化及血清学进一步鉴定到种、群或血清型.结果肠道病原菌分布以男性为主,儿童和青年发病为多,7月~9月为腹泻发病高峰.病原以志贺菌属居首位,其次是弧菌.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率有差异.结论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有性别、年龄、季节的分布特点,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制剂配置流程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系统评价,为PN制剂配置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及PN相关权威学术组织网站。分别使用AGREEⅡ和CASP量表对临床指南和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的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围绕国内PN配置流程所包含的项目对纳入文献进行健全度分析,以评价其全面性和精确性。结果:最终共纳入1篇临床指南和4篇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其中1篇为国内共识)。其中,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2014年的临床指南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4篇管理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德国医学营养学会2009年肠外营养指南第10章全静脉营养配置的质量评价结果最佳。另外,健全度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肠外营养安全共识涉及的内容最为全面,且内容叙述最为详尽。5篇文献都对PN医嘱的开具、PN制剂的配制和临床使用等3个方面内容给出了相关推荐,主要涉及PN医嘱的适应证要求、PN制剂混合配置的安全操作以及PN制剂在临床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论:国外的相关指南的质量略有不同,各具特点,推荐意见的描述也较为详尽。国内尚无相关指南,应根据我国肠外营养制剂配置的临床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指南指导配置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盐酸替利定口服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以盐酸吗啡片为对照药。144例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73例)口服替利定1支和安慰剂1片;对照组(71例):安慰剂1支和吗啡1片。58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26例)口服替利定每天2支×4次,同时口服安慰剂;对照组(32例)口服吗啡每天2片×4次,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均5天。以疼痛强度差(PID)作为镇痛效果主要疗效判定指标。结果术后与癌性的疼痛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PI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替利定可治疗各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重度疼痛和慢性癌性疼痛,与吗啡相似,是一种强效、安全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国药品说明书外用法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SinoMed,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4月,纳入药品说明书外用法的观察性研究论文,统计论文发表情况,并进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文献发表情况方面,中国自2008年起发表药品说明书外用法相关研究,自2011年起发表英文文献,文献来源地主要集中于北京、四川、广东,涉及33家单位,总引用频次为97次,总下载频次4679次,药师发表的论文占79.49%。研究内容方面,36篇(92.31%)为单一中心研究,34篇(87.18%)为处方或医嘱的调查分析。药物类别以儿科用药为主(14篇,35.90%)。37篇(94.87%)均根据CFDA公布的药品说明书作为药品说明书外用法判断依据。结论:中国药品说明书外用法的研究发展迅速,但在观察主体、研究类型、研究方向和药物类别方面均存在局限性,尚需建立规范化的药品说明书外用法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人住院患者营养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全院住院患者营养药品的使用率、使用结构变化,应用营养药品患者的疾病分布。结果:2011~2015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药品占住院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维持稳定,肠外营养(PN)药品约占2.56%,肠内营养(EN)药品约占1.79%。PN用药人数占同期出院人数的比例自5.90%上升至6.31%,EN用药自1.53%上升至2.15%。PN药品的人均日用量自0.16瓶(袋)上升至0.23瓶(袋)。其中配置全合一三升袋占PN总使用人次的比例自6.55%上升至13.66%,多腔袋自28.84%增至36.58%,单瓶输注现象同比下降,降幅达36.11%。EN人均日用量稳定波动于0.11~0.13瓶(袋)。消化道恶性肿瘤、肠梗阻、梗阻性黄疸、血液肿瘤、急性胰腺炎等是PN的主要患者人群。脑血管疾病、呼吸衰竭、呼吸系统感染以及运动神经元病变等是使用EN的主要患者人群。结论:近5年我院营养药品的使用率逐步提高,不同类型营养制剂的结构变化表明临床选择基本合理。使用营养药品的患者人群符合指南推荐,并有我院特色。未来需进一步提高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