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060篇 |
免费 | 12922篇 |
国内免费 | 98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99篇 |
儿科学 | 1606篇 |
妇产科学 | 2933篇 |
基础医学 | 11581篇 |
口腔科学 | 2173篇 |
临床医学 | 35794篇 |
内科学 | 27753篇 |
皮肤病学 | 2910篇 |
神经病学 | 7322篇 |
特种医学 | 1547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4篇 |
外科学 | 20161篇 |
综合类 | 69773篇 |
预防医学 | 12086篇 |
眼科学 | 6100篇 |
药学 | 25195篇 |
481篇 | |
中国医学 | 12954篇 |
肿瘤学 | 127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479篇 |
2023年 | 5269篇 |
2022年 | 6278篇 |
2021年 | 8354篇 |
2020年 | 6693篇 |
2019年 | 5374篇 |
2018年 | 2915篇 |
2017年 | 4822篇 |
2016年 | 5655篇 |
2015年 | 6586篇 |
2014年 | 10484篇 |
2013年 | 10805篇 |
2012年 | 14812篇 |
2011年 | 16295篇 |
2010年 | 15387篇 |
2009年 | 15762篇 |
2008年 | 16942篇 |
2007年 | 15370篇 |
2006年 | 14894篇 |
2005年 | 14797篇 |
2004年 | 11839篇 |
2003年 | 10409篇 |
2002年 | 8578篇 |
2001年 | 7508篇 |
2000年 | 5388篇 |
1999年 | 4480篇 |
1998年 | 3868篇 |
1997年 | 3365篇 |
1996年 | 3164篇 |
1995年 | 2649篇 |
1994年 | 2192篇 |
1993年 | 1566篇 |
1992年 | 1217篇 |
1991年 | 1049篇 |
1990年 | 787篇 |
1989年 | 889篇 |
1988年 | 247篇 |
1987年 | 231篇 |
1986年 | 159篇 |
1985年 | 112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5.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卡铂、5-FU和亚叶酸钙(CF)治疗,观察组给予L-OHP、5-FU和CF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IL-6及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L-OHP联合5-FU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评估直肠癌病人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其特点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三维CT重建技术获得IMA图像,根据IMA分支的不同特点对其分型,对比分析IMA各分型之间的差异及特点。测量IMA长度(LIMA)及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部的距离(DIMA),并分析LIMA、DIMA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108例病人的IMA分型为:Ⅰ型53例(49.1%),Ⅱ型24例(22.2%),Ⅲ型18例(16.7%),Ⅳ型13例(1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IMA分型的病人在年龄、BMI、LIMA、DIMA、阳性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型与Ⅰ型、Ⅲ型的L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1)。LIMA为(5.7±2.0)cm, DIMA为(6.3±2.3)cm。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前利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准确评估IMA分型及其走行路径,为直肠癌根治术中对IMA的处理及保留LCA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女性相关癌症中的排名仅次于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位居第四。在中国每年约有2~3万人次女性因患宫颈癌而死亡,因此宫颈癌的防治任务尤为艰巨。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能够通过宫颈癌筛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宫颈筛查方式包括细胞学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肉眼观察法等单独或联合检测,如何针对特定地区和人群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筛查策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适合我国不同卫生资源区域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徐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8):161-16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改善癌性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定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诊的102例癌性疼痛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例(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与对照组51例(三阶梯癌痛疗法),比较两组镇痛持续时间、镇痛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5.69%)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方法可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能引起女性痛经、性交痛、不孕,严重时有恶变倾向,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学说众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常的表观遗传可调控EMs的发生发展,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可能为EMs的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查询了近年来mi 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就相关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