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5篇
  免费   829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28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305篇
内科学   832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24篇
综合类   3653篇
预防医学   888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3814篇
  52篇
中国医学   1083篇
肿瘤学   23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10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548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在肝癌射频治疗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癌射频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麻醉,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1、T4时两组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MAP、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T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应用于门诊日间手术室肝癌射频治疗全身麻醉中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4.
多个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及meta分析表明,危重患者应用低取代级羟乙基淀粉治疗能够引起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损害,甚至增加死亡率。所有患者均应限量使用人工胶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渴明目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74例,随机分为消渴明目汤组38例(74眼)及羟苯磺酸钙组36例(71眼),分别予消渴明目汤和羟苯磺酸钙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和眼底变化,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消渴明目汤组及羟苯磺酸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72.2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明目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同期羟苯磺酸钙组(P<0.05)。结论消渴明目汤能有效缓解DR患者眼底微循环障碍、血管及血流改变、出血、渗出等。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大输液压力蒸汽灭菌中,观察了5—羟甲糠醛值的变化,以及如何控制升温速度和维持灭菌时间等问题。提出了适速升温,足够的维持与尽快的降温等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氯喹和羟氯喹除抗疟作用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对红斑狼疮、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多形性日光疹等光感性皮肤病,以及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免疫性疾病效果显著。视网膜病变为最突出的副作用,以氯喹更常见。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对36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控制疼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6例均经ECT、MRI或CT检查证实骨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均伴有中、重度疼痛。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58岁。原发病灶均经病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由于自身贫血或术中失血,常于围手术期输异体血,许多医生认为这对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供了重要支持,近多来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与研究,证实围手术期输血抑制了患者的长期免疫功能,增加了肿瘤术后复发率,对临床各期肿瘤术后复发均有促进作用,并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但围手术期输血及血浆胶体代用品——羟乙基淀粉对患者短期免疫功能的研究却少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术后短期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对胃癌患者术后短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注射10 mg/kg R-阿朴吗啡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完成.结合微量透析法,26只Wistar大白鼠急性皮下注射阿朴吗啡10 mg/kg,通过水杨酸钠诱捉法来清除6-羟基多巴胺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产生的羟自由基.透析液的2,3-双羟基安息香酸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结果:2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6-羟基多巴胺或氧化产物干预2,3-双羟基安息香酸形成,这种显著增加持续到整个试验.6-羟基多巴胺灌注3 h后,仍达基线值(180.9 nmol/L)的350%.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5mmol/L)灌注中,2,3-双羟基安息香酸水平降低和持续增加到基线值(50.8 nmol/L)的160%,显著增加透析液中2,3-双羟基安息香酸水平.结论:急性注射阿朴吗啡,不能清除6-羟基多巴胺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产生的羟自由基,说明阿朴吗啡神经保护的作用不是通过抗羟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