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近年来,笔者采用在黄连膏纱条换药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冲洗,用于肛周脓肿术后伤口创面换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膏促进低位单纯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病房8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观察组:复方黄连膏制成纱条填塞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对照组:九华膏制成纱条填塞创面,其余同观察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两组问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连膏对地位单纯型肛瘗术后创面促愈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考察黄连膏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同时对黄连膏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接收液为30%乙醇生理盐水,以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芝麻酚、芝麻素及总生物碱的含量,计算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黄连膏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累计透过量及吸收规律;取3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100 mg·kg-1)、黄连膏高剂量组0.075 g·g-1(生药/膏)、黄连膏中剂量组0.15 g ·g-1(生药/膏)、黄连膏低剂量组0.3g ·g-1(生药/膏),每组6只。阳性对照组为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进行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黄连膏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连膏中芝麻酚、盐酸小檗碱、芝麻素及总生物碱在24 h内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82,4.10,0.78,16.54 μg·cm-2;稳态透皮速率(Js)分别为0.125 2,0.181 4,0.034 2,0.745 7 μg·cm-2·h-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黄连膏高剂量组显著抑制DNCB所致小鼠耳肿胀。结论:黄连膏具有良好的体外透皮性能及抗炎活性,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随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升高而增加,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4.
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期间.笔者采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滋阴清热透邪之方——青蒿鳖甲汤为主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性病变.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二联疗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64例,均为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8-53岁之间,平均年龄(37.69±2.45)岁;病程1-3周.对照组33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7-50岁之间,平均年龄(38.35±3.22)岁;病程1-2周.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甲状腺疾病诊疗学》[1]之亚甲炎诊断标准;(1)甲状腺肿大、疼痛及放射痛、质地硬、触压痛,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2)血沉加快,一过性甲亢;(3)甲状腺摄碘131率降低;(4)TG-Ab或TPO-Ab等甲状腺抗体一过性升高或正常;(5)甲状腺活检见特征性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样改变.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利湿清热活血汤与活络消肿汤熏洗联合黄连膏、铁箍散膏外敷治疗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40例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住院患者使用①利湿清热活血汤(金银花、土茯苓、野菊花各30g,防已20g,坤草30g,水蛭、地龙各20g,丹参30g,黄芪40g,牛膝30g,穿山甲10g,泽泻、川芎各20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②活络消肿汤(乳香,没药各10g,木瓜15g,伸筋草、透骨草各30g,红花、大黄各15g),水煎熏洗,2次/d,30~60min/次,皮肤溃破者忌用。③红肿热痛使用黄连膏外敷,下肢肿伴色紫暗有硬结使用铁箍散膏外敷。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利湿清热活血汤与活络消肿汤熏洗联合黄连膏、铁箍散膏外敷治疗产后血栓性深静脉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掌跖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子自拟湿疹汤内服,2次,d,外用5%水杨酸软膏、黄连膏治疗;对照组39例予西替利嗪口服,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两组均于夜间给予封包疗法,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掌跖部慢性湿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60例@涂自斌$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 @胡世芬$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 @马俊玲$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肛裂;;中西医结合疗法;;黄连膏;;利多卡因;;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29.
李玲玲  王霞  高文秀 《中外医疗》2023,(1):158-161+166
目的 分析面部过敏性皮炎应用黄连膏联合LED红、黄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沂水市人民医院经面部过敏性皮炎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组,各40例,探究组实施黄连膏联合LED红、黄光治疗,参比组采取LED红、黄光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探究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P=0.002)。探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红肿、结节、刺痛)发生率(2.50%)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8,P<0.01)。治疗后,探究组皮肤症状评分为(1.11±0.38)分、(1.12±0.32)分、(1.13±0.32)分、(1.12±0.35)分,均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角质层屏障功能[水合度、皮脂含量、酸碱度:(19.24±0.45)%、(6.26±0.09)au、(4.41±1.25)au]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应用黄连膏联合LE...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颈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颈淋巴结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头孢类消炎药口服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给予自拟方中药内服加黄连膏外敷,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颈淋巴结炎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促进消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费用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黄连膏外敷治疗颈淋巴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