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科学   445篇
综合类   393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68篇
  2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了解贵阳市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情况,为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方面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出7所公办本科高校,再整群随机抽取部分学院的教师,采用问卷对抽中的教师进行面对面调查。 结果 共调查963名高校教师,检出颈椎慢性疼痛患者360例,颈椎慢性疼痛患病率37.4%。男性患病率为29.9%,女性患病率为42.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XC五号.EPSP〗=16.927,P<0.001)。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患者的平均疼痛时间3年,女性较男性疼痛时间要长(Z=-2.936,P=0.003);疼痛最主要类型为酸、胀痛。颈椎疼痛对80%以上的高校教师的日常、睡眠、心情都有轻度以上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伏案时间(OR=1.247,95%CI:1.035~1.502)和每周运动天数较少:<1天(OR=2.808,95%CI:1.859~4.243)、1~2天(OR=1.750,95%CI:1.207~2.537)、3~4天(OR=1.636,95%CI:1.133~2.363)是高校教师患颈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贵阳市高校教师群体颈椎慢性疼痛患病率较高、呈年轻化趋势,疼痛病史较长,女性较男性严重;颈椎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心情。应关注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的防控。  相似文献   
22.
探讨DR颈椎斜位影像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斜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利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的GE—Revolution XQ/Ⅰ型DR机对所摄的颈椎斜位影像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分析资料。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同时与标准D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图像,同一幅图像上不同部位的细节均可清晰显示;标准DR图像需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才能清晰显示或不能显示不同体厚部位的细节。结论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能明显改善因受体厚度影响而难于观察部分的可视性,同时又不牺牲其他部分的细节显示,使DR的应用更完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应用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52例,首次手术43例,二次手术7例,三次手术2例,观察病人症状改善、融合节段椎体的稳定性、椎体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在神经损伤轻者均在手术后即刻改善,神经损伤重者术后1个月内有恢复,二次及三次手术者恢复相对稍慢,1例合并陈旧性神经根断裂者症状改善但神经功能恢复不佳;除1例翻修手术椎体复位稍有丢失外其余稳定性均良好;椎体融合在3~6个月内完成。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改善临床症状快捷、彻底、持久,恢复脊椎稳定性可靠,椎体融合确切。  相似文献   
24.
脊柱有关角度的观测及机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具男性成人干燥椎骨的体根角、横突间夹角、弓根间夹角及上关节面与横截面冠状面成角进行了测算,并观察了上关节面的方向、形态及横突与上关节突、椎弓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通过综合分析,讨论了不同节段有关角度的差异与重力线,脊柱曲度大小,方向的关系以及在活动节段中的机能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与徒手置钉的精准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上颈椎疾患患者20例,获取每位患者颈椎三维CT数据,根据置钉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20例等比例3D打印上颈椎模型,导板组使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模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在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根据椎体是否存在骨折,将导板组内20例模型分为钉道损伤组10例(寰椎骨折与枢椎骨折病例)和钉道完整组10例(畸形与关节脱位病例)。比较导板组和对照组螺钉可接受率、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差异;比较导板组术前理想钉道与术后实际钉道内倾角差异,对比钉道损伤组和钉道完整组置钉结果差异。结果 导板组螺钉可接受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导板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导板组术前理想螺钉内倾角与术后实际螺钉内倾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道损伤组螺钉突破椎弓根率26.7%高于钉道完整组3.1%(P<0.05)。结论 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在置钉精准度、安全性和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颈部累及颈动脉和多节颈椎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 报道1例颈部肌纤维肉瘤侵犯多节段颈椎管和颈动脉且同侧椎动脉已在前次手术中结扎的病例,本次第五次手术安全地阻断、切除颈动脉和肿瘤。颈椎钛板固定,创面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无脑缺血表现,颈椎稳定,皮瓣生长良好。结论 评估脑对颈动脉阻断的耐受性和多学科密切配合,难以手术处理的颈部巨大肿瘤可成功切除。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1例;年龄20~81(60.90±10.06)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2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11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椎间隙炎7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5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57例,骨密度正常87例。融合节段数:单节段124例,2节段11例,3节段8例,4节段1例。采用Stand-alone OLIF 40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104例。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对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融合器沉降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位数99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6 ml;术中发生终板损伤30例,合并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14.57±7.14)个月。随访过程中除原发性腰椎间隙炎病例、部分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病例,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器沉降现象,其中正常沉降119例,异常沉降25例(Ⅰ级23例,Ⅱ级2例)。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48±1.84) mm恢复至术后3~5 d的(12.65±2.03) mm及末次随访时的 (10.51±1.81) mm,术后3~5 d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3~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94.4%(136/144)。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的(6.55±2.29)、(4.72±1.4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0.82)、(0.60±0.03)分(P<0.000 1);ODI由术前的(38.50±6.9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1.30±3.27)%(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1.3%(45/144),再手术率9.72%(14/144),其中因融合器沉降或移位而再次手术8例,占再手术的57.14%(8/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Stand-alone OLIF组、2节段或以上融合组、终板损伤组中其异常沉降例数分别高于骨量正常组、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节段融合组、终板无损伤组。结论:融合器沉降是OLIF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应用、2节段或以上融合和术中终板损伤可能是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因素。虽然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但存在融合器移位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因融合器沉降而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再手术。  相似文献   
28.
Seven percent of 4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and/or dislocations had unusual lesions of the axis. The authors have analyzed axis injuries by review of radiographs and clinical data and have derived a classification of traumatic conditions. Uncommon traumatic axis abnormalitie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incidence, causes, clinical findings, mechanism of injury, and roentgen characteristics.Picker Scholar, James Picker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29.
环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枢关节紊乱症,从发病机理到临床表现,乃是颈椎病中较复杂的疑难顽症。用常规诊治方法,疗效不佳。本研究提出新的诊断依据与治疗方法,对320例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6例(采用改进的诊治方法),对照组154例(用常规诊治方法)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及康复率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疗程较对照组短。环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研究有利于颈椎病诊治水平的提高,运用于临床,疗效好,效益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入路椎管减压,骼骨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22例获痊愈,优良率为84.62%。结论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好,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