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6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1294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491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1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104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60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266篇
  10篇
中国医学   350篇
肿瘤学   5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诊疗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并行随访,对患者的病例资料、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等进行总结。  结果  50例患者年龄11~58岁,平均年龄(33±12)岁;临床表现多为查体发现腹部占位就诊。肿瘤多位于胰头部和体尾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多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脾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已明确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住院时间为(13.90±5.16)d。对5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70个月,49例患者未见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至今。  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低恶性胰腺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多阴性。切除肿瘤后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淋巴瘤(primary renal lymphoma,PRL)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预后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例PR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  结果  22例PRL患者的年龄2~72岁,平均年龄54.3岁,≥50岁为13例(59.1%)。病理学检查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其中B细胞淋巴瘤20例,T细胞淋巴瘤2例。PRL:7例生存,生存时间6~50个月;15例死亡,生存时间5~35个月。  结论   PRL临床比较罕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小,容易漏诊或误诊,组织病理学仍是确诊该病的金标准。组织学类型以B细胞性为主,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最常见。根据随访结果得出生存时间与发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等有关。PRL暂无成熟的治疗经验,治疗方案亟待临床病例数的扩大,以及临床诊治经验的进一步积累。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以行手术为主,辅助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对于局部晚期或高恶性度的肿瘤,单纯化疗通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宫颈受累及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等有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非内膜样癌、肌层浸润及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及宫颈受累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戴梅  王奕  张晖 《中国肿瘤》2017,26(5):342-346
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医疗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条形码技术在病理信息化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规范了标本送检流程、杜绝了标本识别差错,实现了从标本采集、送检、接收、诊断、报告的全流程质控.文章主要论述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电子申请和标本条码化管理的总体设计流程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DNA检测在粤东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应用TCT及HPV-DNA检测对2011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1681例粤东地区患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并与宫颈活检组织对比。结果:TCT筛查结果显示阳性为399例,占23.7%(399/1681);HPV-DNA共检出阳性患者533例,阳性率为31.7%(533/1681)。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HPV-DNA检测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病理组织诊断结果阳性例数267例,且在TCT检测阳性结果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与病理诊断阳性的一致性分别为46.8%、59.8%、96.3%和100%。TCT联合HPV-DNA筛查结果对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93.5%)、特异性(82.8%)及准确性(92.1%)均较单一筛查显著提高(P<0.05)。结论: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constitute about 15% of all cases, but despite their higher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tumors are very aggressive and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 as well as a higher risk of early recurrence. This study was retrospectively performed on 101 patients with stage II and III invasive breast cancer who received 6–8 cycle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ut of the total, 23 were in th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Nuclear Ki-67 expression in both the large cohort group (n=101) and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n=23)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ical response were evaluate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uclear protein Ki-67 expres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s, involving th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orrelation to the rate of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The proliferation marker Ki-67 expression was highest in th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No appreciable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Ki-67 expression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using either a cutoff of 14% or 35%.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showed lower rates of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Achievement of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maller tumor size and higher Ki-67 expression. The majority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cases achieved pathological partial response.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Ki-67 is a useful tool to predict chemosensitivity in the setting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invasive breast cancer but not for th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subgroup.  相似文献   
998.
由于颌骨内的成牙组织常可作为囊肿和肿瘤的组织来源,因此颌骨是人类骨骼中最好发上皮性囊肿和肿瘤的部位。这类牙源性病损好发于年轻人,可造成颌骨及邻近组织的破坏,导致口腔颌面部外形改变,某些侵袭性病损具有较高的复发倾向,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几种常见的牙源性囊肿与牙源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999.
彭贤贵  陈幸华  张曦  孔佩艳  刘林  刘红  高蕾  曾东风 《重庆医学》2005,34(9):1304-1305,1307
目的研究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结果 123例急性白血病中11例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符合(8.95%),其中31例ALL不符合的5例,81例AML不符合的4例,11例CML-BC不符合的2例.结论白血病免疫学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对于B-ALL、T-ALL、AML-M0以及MAL的诊断,免疫分型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000.
子宫颈病变与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UU)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子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检测4种病原微生物的DNA,并同时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HPV、HSV-Ⅱ、CT、UU、HPV HSV-Ⅱ、CT UU、HPV CT DNA检出率分别为17.8%、10.3%、6、21%、15.9%、3.3%、2.9%、1.3%,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46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O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15.38%、71.11%、77.14%、100%。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HPV、HSV-Ⅱ、CT、UU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这几种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时,由于其相互作用,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