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3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79篇
内科学   94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8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78篇
综合类   906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7篇
  7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3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评价经皮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13例,评估胆管通畅情况、黄疸指数、肝功能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TCD+球囊扩张术,对其中2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未发生再狭窄,吻合口近期、远期均通畅(13/13,100%);术后黄疸指数、肝功能均明显改善;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98天,平均(57.3±29.9)天。胆管出血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分析腹腔动脉重度狭窄的CTA及DSA表现,探讨对该类患者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腹部CTA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DSA确诊的腹腔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评估其腹腔动脉狭窄的原因、程度,侧支循环和介入手术的处理。结果 11例患者腹腔动脉狭窄均为中弓韧带压迫所致,均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形成;对其中10例采用不同方法成功进行了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结论 行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腹腔动脉狭窄时,适宜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术前腹部CTA对于该类患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3.
164.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方式也一直发展变化,而血管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此类手术更为安全和方便.本文总结了肾动脉介入、下腔静脉滤器、球囊和血管镜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相关对比剂脑病(CIE)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因脑血管病接受介入治疗后发生CIE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介入治疗包括4例动脉瘤栓塞术、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介入取栓术、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取栓术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术及1例颈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12 h内6例新发偏瘫、1例偏瘫加重,出现癫痫及视力障碍(皮质盲)各4例,意识障碍3例,失语1例;影像学表现包括MRI显示术侧大脑皮层肿胀、脑组织呈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3例、两侧枕额叶DWI高信号1例,CT显示3例术侧脑沟高密度影。经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2~5天后新发症状消失,2~14天后体征好转或消失;6例治疗后9~48 h、1例治疗后5天复查显示上述异常征象减弱或消失,脑血管MR造影(MRA)颅内动脉均未见狭窄及闭塞。结论 CIE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异性,及时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分析长海医院标准卒中救治流程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介入治疗再通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选择2013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AIS患者876例,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者66例,最终纳入810例。按照是否实验施标准卒中救治流程(2018年6月22日)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标准卒中救治流程,335例)和对照组(未采用标准卒中救治流程,4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至进针时间(DNT)、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股动脉穿刺至血管成功再通时间(PRT),以及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2b/3级]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2分]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采用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14.3%(48/335)vs 31.2%(148/475)P<0.01]。在行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研究组DNT、DPT、PRT均短于对照组[34.2(28.1,60.4)min vs 53.5(27.0,72.2)min、76.5(55.9,106.4)min vs 97.0(68.9,151.1)min、45.0(37.3,90.4)min vs 78.0(55.4,109.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66.7%(32/48)、91.8%(44/48)]与对照组[分别为57.4%(85/148)、93.2%(138/14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直接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研究组DPT、PRT也均短于对照组[67.0(50.1,109.0)min vs 87.0(60.8,150.0)min、48.0(43.5,80.8)min vs 74.0(60.3,100.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54.7%(157/287)、93.0%(267/287)]与对照组[分别为52.3%(171/327)、91.1%(298/32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我院的标准卒中救治流程能显著缩短DNT、DPT和PRT时间,缩短介入治疗再通时间。但血管再通率与良好预后率未显示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9.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 widely available imaging modality providing high-resolution images of soft tissues. The 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these scanners create an array of safety challenges which require specialist equipment and trained staff to safely operate within this environment.Guidance exists for the anaesthetist working in the MR suite, though for many individuals it remains a less familiar environment and remote site for practising safe anaesthesia.We outline the specific concerns with commonly encountered implanted devices and some of the practicalities related to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these devices in the MRI suite.Within neuroanaesthesia, advances in procedural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y in MRI lead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patients requiring scanning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This includes patients on the critical care unit and intraoperatively in the interventional MRI suites.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总结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行经皮穿刺股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静脉溶栓治疗,总结分析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病情观察评估、早期介入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溶栓护理、抗凝护理及营养支持.结果 19例置管溶栓患者在术前术后规范的治疗及护理下,1例溶栓48 h后出现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膜刺激征,转外科手术治疗.1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症状缓解,排便正常.出院后随访12个月,18例患者均无明显的腹痛腹胀,排便正常.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术前评估准备、早期介入溶栓以及术后病情的严密监测、溶栓抗凝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