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32篇
  免费   3851篇
  国内免费   2030篇
耳鼻咽喉   361篇
儿科学   1131篇
妇产科学   838篇
基础医学   4704篇
口腔科学   313篇
临床医学   8567篇
内科学   17644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3535篇
特种医学   56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9555篇
综合类   11176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1638篇
眼科学   504篇
药学   4646篇
  27篇
中国医学   1954篇
肿瘤学   132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918篇
  2022年   1655篇
  2021年   2481篇
  2020年   2193篇
  2019年   2030篇
  2018年   2034篇
  2017年   1946篇
  2016年   2005篇
  2015年   2184篇
  2014年   4437篇
  2013年   4320篇
  2012年   3749篇
  2011年   4177篇
  2010年   3544篇
  2009年   3619篇
  2008年   3696篇
  2007年   3781篇
  2006年   3440篇
  2005年   2852篇
  2004年   2272篇
  2003年   2023篇
  2002年   1646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244篇
  1999年   1080篇
  1998年   1070篇
  1997年   1002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77篇
  1994年   670篇
  1993年   579篇
  1992年   529篇
  1991年   448篇
  1990年   360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307篇
  1987年   255篇
  1986年   211篇
  1985年   262篇
  1984年   209篇
  1983年   115篇
  1982年   168篇
  1981年   123篇
  1980年   119篇
  1979年   105篇
  1978年   80篇
  1977年   64篇
  1976年   53篇
  1975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和jun在人胎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胎龄分别为16周、22周(因治疗需要引产)的胎儿和意外死亡的足月胎儿冠状动脉前降支c-myc mRNA和jun mRNA的表达水平.杂交反应产物用图像分析仪(MIAS300)作定量分析.结果C-myc mRNA原位杂交反应产物与被测血管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在16周、22周和足月胎儿分别是70、56和10;Jun mRNA的杂交信反应产物与被测血管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在这三个时期分别是68、53和8.两个原癌基因在不同阶段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首次报道c-myc和jun在人胎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平滑肌的表达图型,c-myc和jun在胎儿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2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而临床有明显冠心病指征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其最大ST/HR斜率.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80.8%,准确性为76.2%;运动峰值心率<预计最大心率之85%组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86.7%,准确性为89.7%,高于运动峰值心率≥预计最大心率之85%组.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患者最大ST/HR斜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对低运动水平的患者,对减少运动试验诊断的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各项化验检查,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Gensini积分值表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多因素线性回归证实: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0),而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家族史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确相关.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目的研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对照者、45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肝硬化、50例转移性肝癌及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U。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AFU浓度和阳性率显著高手其他各组。结论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胃饲乙醇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并初步评价其预处理的可行性。方法40%乙醇胃饲Wistar大鼠。分组:①大鼠36只,随机分6组:A组8g/kg、B组7g/kg、C组6g/kg、D组5g/kg、E组4g/kg、正常组0g/kg;以中毒症状及肝组织病理为指标,判定大鼠乙醇急性中毒剂量。②大鼠7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单纯乙醇组(E)、单纯缺血组(ISCH)、胃饲乙醇预处理组(EPC);采用尾叶转流下的肝缺血模型,于再灌流3、6、12、24h留取标本。结果急性胃饲乙醇≤5g/kg预处理后,动物中毒症状轻,无死亡;乙醇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90min的缺血再灌流损伤。结论适当剂量的乙醇胃饲预处理是一种安全的预处理措施,有望成为增强肝脏对缺血再灌流损伤耐受性的一种较好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了解导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ff-pumpCABG)紧急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CABG)的临床的原因,为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5月期间546例冠心病患者行off-pumpCABG的临床资料,对术中需紧急转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的患者(off-pump转on-pump组,24例)与同期顺利完成off-pump CABG患者(off-pump组,522例)进行对比分析,并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在行off-pump CABG中,24例患者因心室颤动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改变术式。Off-pump转on-pump组患者中死亡4例,死亡率为16.7%(4/24),明显高于off-pump组[16.7%vs.2.7%(14/52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急性心肌梗死(OR=3.142,P=0.004)、急诊CABG(OR=1.571,P=0.011)和右冠状动脉狭窄≤90%(OR=1.922,P=0.024)为off-pump转为on-pump的危险因素。结论Off-pump紧急转为on-pump时死亡率明显增高,对同时合并有右冠状动脉狭窄≤90%、急性心肌梗死和急诊CABG等高危因素行off-pump CABG时,要做好体外循环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肺癌的安全性、疗效和给药途径。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癌,首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p53基因(今又生~),2~5天后,行BAI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再次进行基因治疗和/或BAI。治疗后常规使用螺旋CT定期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5例患者均完成上述治疗,并接受随访2~11个月。有效率(CR+PR)46.7%(7/15),1例肺部肿块消失,6例肺部肿块缩小,3例纵隔淋巴结缩小,1例胸水减少,仅1例观察到肿瘤长大,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93.3%(14/15)。p53治疗后6例出现发热(38℃~40℃),未观察到基因药物的其它严重副作用,无严重操作有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p53基因治疗与BAI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BAI的治疗效果。经皮瘤内注射p53是否为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9.
黄爱玲  刘晓英 《护理研究》2005,19(11):972-974
[目的]探讨吸烟对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对吸烟组(5 0例)与不吸烟组(3 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冠状动脉病变记分、每日不同吸烟量与冠状动脉病变记分、不同的吸烟年限与冠状动脉病变记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长期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应加强对长期吸烟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0.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event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patients with aspirin is generally accepted because of ease of administration, predictable safety, and proven efficacy. The use of long-term anticoagulant therapy with heparins, vitamin-K antagonists (VKAs), or thrombin inhibitors is, however, more controversial.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 several trial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D as a protection against subsequent death and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The conducted trials are heterogeneous in many ways, concerning comparative medications, patient populations, endpoints and follow-up, which makes a standardized recommen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difficult. This review is an overview of the largest and best studies on this topic and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 for a possible use of VKA or an alternative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in CAD patients, looking at both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nd the risk of bl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