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牛蒡苷元新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筛选牛蒡苷元的酶水解条件、提取工艺和大孔树脂型号,得到适合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方法:以时间、温度、溶媒量为考查因素,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牛蒡苷元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因素,对提取方法优化;以吸附率和解吸附率对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优选。结果:牛蒡苷元最佳水解条件为42℃,12倍量水,水解12 h;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40%乙醇提取3次,每次0.5 h;AB-8大孔树脂纯化效果理想。结论:通过对牛蒡苷元的水解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确定了适合的工业生产的最佳工艺,该工艺方法简单方便,通过该工艺和进一步的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纯度大于98%的牛蒡苷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牛蒡子苷元(ARC-G)对高糖刺激大鼠系膜细胞(G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葡萄糖(30 mmol/L)刺激大鼠GMCs,经ARC-G(30 μmol/L、3 μmol/L)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葡萄糖刺激可使GMCs TGF-β1 mRNA的表达增加;经ARC-G处理后,TGF-β1 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 ARC-G可以通过抑制GMCs TGF-β1的表达,对损伤的GMCs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甘肃部分地区产牛蒡子进行质量评价研究,为完善甘肃产牛蒡子饮片的质量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HPLC测定牛蒡苷、牛蒡苷元含量;采用UV测定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醚浸出物法测定脂肪油含量。结果 收集到的甘肃地区产8个牛蒡子样品中牛蒡苷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要求,且甘肃定西、临洮、庆阳、和政和甘南产牛蒡子中所含牛蒡苷、牛蒡苷元、总木脂素及醚浸出物含量均不低于收集到的吉林、银川、康定、河南等地产的牛蒡子。结论 甘肃地区产牛蒡子药材质量较好,牛蒡子可作为甘肃开发引种药材新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元的分离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牛蒡子中分离纯化出有效成分,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分离出粗品,经过对粗品进行脱脂、结晶处理,得到无色棱状晶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氢谱(H-NMR)、碳谱(C-NMR)及单晶衍射对该有效成分进行组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与表征。结果:从牛蒡子粗粉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结晶,提取率为4.46%,显色反应及波谱分析均显示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该有效成分鉴定为牛蒡子苷元,即(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牛蒡子中分离纯化出有效成分,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鉴定与表征。方法:采用醇提酸解法提取,分离出粗品,经过对粗品进行脱脂、结晶处理,得到无色棱状晶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氢谱(H-NMR)、碳谱(C-NMR)及单晶衍射对该有效成分进行组成和分子结构的鉴定与表征。结果:从牛蒡子粗粉中经提取分离,得到结晶,提取率为4.46%,显色反应及波谱分析均显示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该有效成分鉴定为牛蒡子苷元,即(3R,4R)-4-[(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2(3H)-呋喃酮,分子式为C21H24O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牛蒡子苷元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1、5、10、15、20、25 mmol/L)分别处理SKOV3和SKOV3/DDP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筛选适用浓度。随后用10 mmol/L牛蒡子苷元处理SKOV3/DDP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9和Cleaved Caspase-3/9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urviv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牛蒡子苷元处理的SKOV3/DDP细胞中转染Survivin过表达质粒检测IC50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牛蒡子苷元对SKOV3和SKOV3/DDP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当牛蒡子苷元的浓度≥10 mmol/L时,对SKOV3/DDP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高于SKOV3细胞(P&...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自发性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合并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将6周龄GK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牛蒡子苷元低、中、高剂量组(12.5,25,50 mg·kg-1),以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所有GK大鼠饲喂高糖高脂饲料,16周后灌胃10 mg·kg-1·d-1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连续8周。造模同时各组动物每天上下午灌胃给药2次,模型组和正常组灌溶剂。实验开始、中期及结束期检测血糖,实验结束前检测血压,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常规,放血后取胸主动脉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显示,所有GK大鼠血糖持续升高,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实验结束时GK大鼠血压显著升高,牛蒡子苷元可以明显降低GK大鼠血压,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GK大鼠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均升高,血小板参数异常,PLT 减少,MPV,PDW 增高,牛蒡子苷元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降低MPV,PDW。胸主动脉形态学观察发现GK大鼠血管内膜病变明显,牛蒡子苷元可以减轻病变程度,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GK大鼠VEGF表达较多,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表达较少。结果表明牛蒡子苷元对GK大鼠大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抗炎、改善血小板功能、减少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潞  赵烽  刘珂 《中草药》2008,39(3):467-470
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牛蒡子苷及其苷元具有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活性;牛蒡子苷元还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调节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对热休克反应的抑制活性.综述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牛蒡子苷及其苷元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arctigenin promotes osteogenesi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from ovariectomized (OVX) rat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osteoblasts, and osteogenesis was evaluated via Alizarin Red S (ARS) staining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measurements in cultured BMSCs. The levels of phosphorylated 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 (p‐Akt),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 expression were quantifi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levels of urine calcium (U‐Ca), urine phosphorus (U‐P), serum ALP,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OVX rats were assessed in viv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atment with arctigenin in rat BMSCs enhanced mineralization, increased ALP activit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Akt and p‐Akt, and decreased PPARγ expression, consistent with its ability to promote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Furthermore, arctigenin prevented OVX‐induced osteoporosis in rats by increasing BMD and ALP activity and inhibiting the loss of Ca and P. In contrast, treatment with LY294002, a selective inhibitor of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produced the opposite phenotyp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arctigenin on BMSCs and OVX rat models result from the induction of osteogenesis involving the PI3K/Akt/PPARγ ax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